高鐵更是財富
據本報記者了解,中科院在今年9月底提交給國務院的《關于避免我國交通建設過度超前的建議》中指出,目前遠程城際高鐵、大城市的城郊鐵路系統的規劃需要科學綜合性論證。現在的盤子過大,大項目上得過快。
“一些以大城市為中心的軌道交通系統建成后將沒有足夠的運量予以支撐。”報告指出。
針對這樣的疑慮,鐵道部總規劃師鄭健在近日召開的世界高鐵大會上指出,發展高鐵可以有效地提升國家競爭力,提升相關科技行業的綜合實力;同時高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趨勢和戰略;此外,建設高鐵也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
而在決策層的思路中則明確指出,汽車是靠消費政策拉動的,高鐵是內在驅動發展起來的。高鐵是新興產業,是戰略性產業,是帶動性產業。
針對這一定位,上述專家告訴本報記者,判斷一個產業是否是新興產業有這樣幾個標準:第一,這個產業要有全局性的影響,對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有很大的帶動作用;第二,這個產業要有發展潛力;第三,這個產業可以提高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高鐵產業是符合上述三個標準的,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高鐵技術也逐漸走到世界前列。”
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近日在世界高鐵大會上介紹,僅近期膠濟、武廣、滬寧三條高速鐵路開通后,釋放的既有線貨運能力就達到2億噸/年。這將極大地提高我國運輸效率,并降低運輸成本。
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寧濱教授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建成的幾條高速鐵路,已經在這方面顯示出了明顯作用。武廣高速鐵路的開通可使京廣線南段的年貨運能力增加8760萬噸,而京津、武廣、石太、鄭西等幾條高速鐵路的通車,可使我國鐵路的年貨運能力增加2.3億噸。
此外,鐵路建設對經濟拉動效應明顯。2009年全國鐵路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000億元,其中消費鋼材2000萬噸、水泥1.2億噸,創造了600萬個就業崗位。在鐵路建設中,有40%的投資可通過材料費、人工費等形式就地轉化為當地消費,并帶動機械、電力等相關產業發展。
“高鐵的發展是逗號,不是句號。要繼續提高質量,提升安全度,提高效益,做好服務工作。”這已成為中國高鐵后續發展的方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