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明確提出“準確把握創新和產業轉型處于孕育期的特點,努力搶占未來發展戰略制高點”、“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的同時,還給出了未來四大產業發展的主線,節能環保、農業、現代服務業和保障房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節能環保
會議提出,要強化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完善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作用,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節能減排內生動力;加強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加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在昨天發布的會議公報中,節能環保是唯一被提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賦予了較大篇幅。事實上,在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也名列之首,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3萬億元。申銀萬國則發布報告稱,保守測算,2011-2015年環保產業投資年均增速將高達18%。
一位發改委官員評價稱,節能環保關系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對于人均能源資源嚴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我國來說,更具有戰略性意義。據了解,在生存環境惡化的今天,全球各個國家正在圍繞著節能環保展開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現代農業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六項任務中,“推進發展現代農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單列一項。會議提出,強農惠農的思想認識只能增強不能削弱,強農惠農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小。要千方百計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增加農業生產補貼,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力度。
此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曾明確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
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現代化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農業的支撐保障任務日益艱巨。隨著城市人口增多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客觀上要求農業提供更多更好的食物和原料。
據農業部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50%,城鎮人口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大量農民轉移進城,為推動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也擴大了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空間。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不久前公開撰文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他表示,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大幅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此外,要多渠道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經營主體,發展種養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