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這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梅克保:就總體目標而言,到2015年,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總量達到5000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20%。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總量達到100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5%左右。
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等3大產業成為全省經濟的支柱產業,生物、新能源、信息和節能環保等4大產業成為全省經濟的先導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大企業和一批創新活力強的中小企業;建成一批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新興產業成為湖南的標志性經濟成分,湖南成為全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基地和生產制造基地。具體來講:
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到2015年,增加值預計達到12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3%左右;裝備制造產業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全國排名前移2—3位,裝備制造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5%以上。到2020年,其增加值預計達到26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左右;裝備制造業全行業主營收入預計達到240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22%以上。
新材料產業——到2015年,實現增加值1000億元,年均增長23%左右,對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貢獻率保持在40%以上。其中,先進儲能材料、先進硬質材料保持現有領先地位,先進復合材料、金屬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總體水平進入全國前5名,增加值達到25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
文化創意產業——以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占文化產業總產值40%、占GDP比重為2.1%計算,到2015年,全省文化創意產業以年均22%的速度遞增,增加值達900億元以上,占GDP的比重達3.6%。
生物產業——到2015年,我省生物醫藥、生物農業(主要是生物育種)兩大產業實現增加值500億元,年均增長25%左右;培育年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企業5—6個、過10億元企業30個以上;建設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60個。到2020年,全省生物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2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成為我國特色鮮明的生物產業重要增長極。
新能源產業——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實現增加值300億元,到2020年,實現增加值600億元。培育1—2個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企業。新能源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35%左右。
戰略性信息產業——到2015年,全省戰略性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800億元,年均增長20.5%;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1—1.5個百分點。到2020年,戰略性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增速21%。
節能環保產業——力爭2015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24.6%,形成60余家綜合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骨干企業,產業總體規模位居全國前十。形成一批集聚度高、輻射作用強的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基地),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服務業占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的比重大幅提高,年增長25%以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