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投資策略報告會于2010年12月16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舉行,新浪財經全程直播報道。
報告會上,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楊寶德做主題演講,他認為“中國工程機械從2007年已經成為世界工程機械大國,但并不是一個強國,產品質量總的水平不如國外,售價明顯低于歐美、日本同類的工程機械水平。工程機械水平也是國家科技水平的反映,比較突出反映在零部件上,中國能不能把工程機械從大國變成強國,就看在十二五以后的五年到十年之間,能不能把零部件比較突出的就是發動機、變速箱、高壓、液壓泵和馬達,以及高強度的鋼材”,“變大變強”。
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楊寶德做主題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
楊寶德:謝謝大家!今天上午的演講是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前面陳院長講的是國際的,潘教授講的是中國制造的,我們蔡會長講的是機械行業的,我講機械行業里的小行業工程機械的,從大到小,大家匯報一下。民族證券給我一個提綱是四條,第一回顧行業的歷史,第二個展望未來,第三個基礎出口。
行業發展簡史,工程機械由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共同決定的,1961年4月成立,主要是為三線工程兵建設服務的,當時毛主席講過,要搞好大三線建設,成立了工程機械局,就為工程兵服務,當時我們廠有四個廠,很窮的。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靠兩個階段,成立以后,這個基礎很薄弱,仿造人家的,買了產品測了一下,還買人家的,記得是六幾年,我們買日本,有一年買了三千萬英鎊的工程機械,當時小松要垮臺了,我們買了三千臺,把這個廠救活了。到了改革開放以后,改革開放前建國30年,我們國家在衣食住行方面,整了四句話,吃的是僅夠溫飽,穿的色彩單一,住的三代同堂,四要出門一票難求,你買臥鋪票很難的,改革開放以后,從 80年到2000年,20年間,工程機械引進國外技術達到170多項,250個品種,500多個新產品,改革開放以后,整個工程機械產量還沒有小松公司一家的產量高,銷售收入也沒有一家收入的多。由于改革開放的迫切需要,上個世紀末的20年,從80年到2000年,中國工程機械稍具規模,2000年,我們挖掘機的銷量是八千臺,裝載機銷量21000臺,汽車起動機3400臺,這些企業的總銷量,還不及目前我們一家廠的銷量大。比如柳工(38.87,1.33,3.54%),今年裝載機就是三萬多臺,龍工也是三萬多臺,推土機八千臺到一萬臺。汽車起動機一年是一萬多臺,全世界第一位。
這是第一階段改革開放以后,當時還是很落后的。引見了軟件技術,沒有錢買硬件,設備很落后,造的老設備,慢慢地在磨,做出來東西,產品質量是差的,是不行的。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這20年,這是一個大飛躍,就是十五、十一五,這20年經濟建設好轉了,國家有錢了,我們行業企業也有錢了,大家買了不少進口設備。2001年11月,中國入世以后,國內步伐加快了,一方面國內急速增長,另外一方面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的穩步增長,尤其到十一五期間,中國工程機械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的第一位,從銷量來講,各種產品的銷路臺數來講,已經是世界第一位。比如我們裝載機,世界銷量60%在中國做的,起動機、塔吊,別的國家都趕不上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