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廣西的14個千億產業群之一,成為了創建于1958年的國內一流工程機械制造商——廣西柳工集團(下稱柳工集團)在十二五的新戰略目標。11月23日,柳工集團宣布:到2015年,將實現集團銷售額1000億元的目標,其中,柳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柳工股份)到2015年銷售額目標為500億元。
柳工全國戰略布局圖
根據媒體報道,今年,柳工集團有望實現全年180億的銷售業績。但相對5年后的千億元目標,似乎還差的很遠,是什么讓柳工人的底氣這么足呢?
完善產業鏈 三步走出國際化柳工
“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為面向全球客戶的全方位的供應商,客戶到我們柳工來,什么類別的產品我們都能提供。”柳工股份公司副總裁李于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善產業鏈和實現“走出去”是奠定柳工今日成就和未來目標的兩大戰略。其中,完善產業鏈是隨著柳工集團布局全國的步伐同步進行的:從2000年收購江陰柳工進入壓路機行業開始,鎮江、上海、蚌埠、天津、常州……隨著柳工觸手遍布全國,成立國內9大制造基地的過程,柳工的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從以前裝載機一花獨放到現在涵蓋了輪式裝載機、履帶式液壓挖掘機、路面機械、小型工程機械、叉車、起重機、推土機、混凝土機械等全系列產品。
“走出去”戰略不僅僅意味著走出廣西、走出西南,目前,柳工集團已經在全球80多個國家與地區發展了辦事處或經銷網絡,產品市場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1月18日,柳工股份公告收購波蘭HSW 公司下屬工程機械業務單元及其全資子公司Dressta 100%的股權及資產,并擁有其全部知識產權和Dressta商標。
柳工股份總裁曾光安此前曾對媒體表示,柳工制訂了 “三步走”國際化路徑:第一步,從2003年開始在全球建立廣泛營銷網絡,將產品打到國際市場;第二步,制造國際化。根據全球區域和產業布局,尋找適宜的國家建廠。預計到2015年,全球制造基地布局基本完成;第三步,兼并收購。
柳工這一并購不僅有助于柳工快速開拓歐洲市場,更意味著柳工股份繼2008年在印度投資建設了第一個海外研發制造基地后,正式踏上了“向外走”戰略的第三步:并購階段,開創了對外擴展的新里程碑。
柳工產品已經銷往全球百余國家和地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