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三一路面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路機)總經理吳立昆的辦公室里,兩幅填滿一面墻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格外醒目。
這是兩幅專屬于三一人的地圖。地圖上遍布的小旗,清晰地記錄著三一產品在全國乃至世界的銷售足跡。
吳立昆告訴記者,他經常會專注地看這兩幅地圖,勾畫三一路機的發展藍圖。
對三一路機而言,2010年是豐收年。銷售額實現15億元,較之2009年實現翻番。吳立昆對這個成績表示是在“意料之中”。他認為,2010年的市場需求較大,加之三一路機的產品性能、服務及品牌影響力,是實現15億元銷售額的有力保障。
站在年銷售額過15億元的新起點上,吳立昆為三一路機的下次“起跑”,制定了新的目標——做“大路機”,并“做大”路機。
他解釋說,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把品牌、規模做大,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路面設備供應商,這是做“大路機”的核心所在;將產品系列做全,拓展產品深度,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是“做大”路機的真正內涵。
此外,吳立昆還有個更加具體的目標——2015年,三一路機銷售額實現200億元。
5年時間,200億元?三一路機如何實現?吳立昆看著墻上的兩幅地圖,意味深長。200億元的市場“征戰”,他胸有成“圖”。
■把準市場脈搏
國內市場加國外市場,道路新建加養護市場,這就是吳立昆為三一路機5年內實現200億元銷售額而瞄準的版圖。
吳立昆告訴記者,全球新建公路的市場潛力巨大。在國內,“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基本完成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的建設,中西部公路建設在未來幾年內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國外,南美洲、非洲、中亞等地區的公路建設市場亦是如此,這些都為三一路機的發展提供機遇。
此外,吳立昆表示,三一路機在做好黑色瀝青路面設備的同時,不會放棄養護市場。
了解三一路機產品的有心人會發現,近年來,三一路機產品的定位有所變化。吳立昆告訴記者,以前三一路機產品的定位在高端,如今的定位落在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上。“三一路機的宗旨是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包括國內和國外的不同客戶。”吳立昆說。也正是由于這一定位,三一路機推出了小型和超大型壓路機、大型瀝青攪拌站、銑刨機及即將問世的“跨越者”系列。
吳立昆介紹,以前三一路機只做全液壓中大噸位的壓路機,超大型壓路機和小型壓路機均不在生產范圍,但現在三一路機要將產品系列做全,以滿足不同工程的需求;中國將很快進入道路養護時代,銑刨機等產品是未來市場的需求。吳立昆表示,銑刨機技術含量很高,三一路機將憑借研發實力,向市場提供技術領先、性能優越的銑刨機,并將形成系列化。
“跨越者”系列的推出,是三一路機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的另一力舉。吳立昆告訴記者,由三一路機升級后的攤鋪機、壓路機、平地機等設備組成的“跨越者”系列產品,是在廣泛的市場調研基礎上,對以往設備在實際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后而推出的。該系列產品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重新定義,重新設計,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等特點,設備技術性能及施工舒適性較之以往設備有了很大提高,且發動機排放完全符合國際標準。“該系列產品符合世界先進設備的要求,可以在歐美等發達地區和國家實現銷售。”吳立昆說。
如果說把準市場脈搏,研發推出的這一系列符合市場需求的設備,讓吳立昆對三一路機實現200億元銷售額目標“心中有數”,三一路機手中的另外幾張“王牌”讓吳立昆在這場200億元的“征戰”中更有底氣。
■數字化設計 新品研發步入“快車道”
無需投資制作樣品,也可以模擬未來產品,并預見生產這件產品時可能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三一的“模擬仿真數字化設計”。吳立昆告訴記者,三一路機的每一個新品,都是通過數字化設計來完成。這意味著在新品研發和設計時,三一路機的研發人員甚至可以不出一張生產的圖紙,不用做一個實物的樣機,就能虛擬出新品所有的結構,模仿液壓的傳動和電氣的控制,發現運動中各部件的運動軌跡,并可以計算出各部分結構的力學強度和疲勞壽命。
吳立昆認為,通過數字化設計,可以對數字化樣機進行“心電圖”般的各項性能檢測,及時修改產品設計中的薄弱環節,提高產品設計研發的成功率,縮短新品問世時間。
“通過數字化設計和對產品的各項性能測試,三一路機下線的設備,在使用性能方面有充分保證。”吳立昆說,每一臺印有三一標志的路面機械,都意味著三一路機對客戶一份責任和承諾,三一路機的每一臺設備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制造,并經過嚴格的檢驗,每一臺設備都經得住細節的推敲及時間的檢驗。
■精益制造 提高產品質量
近年來,三一路機按照三一集團的統一部署,推行精益制造,即在設備制造的過程中,對八大工藝進行改善,并采用先進生產設備,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合格率,并減少返工和零部件的報廢。
對于精益制造的理解,吳立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所謂精益制造,就是在產品的生產中追求精益求精。如果先進標桿的產品是90分,而自己的產品是70分,在產品的生產中,就要找出這20分的差距,并在生產中找出解決方案,進而提高自己產品的品質。
三一集團在精益制造中的投入是“大手筆”,除配備先進的生產設備外,還聘請了幾十名國外專家,專門對生產人員進行培訓和生產現場的改善。三一在精益制造方面的投入得到了回報。2010年的上海工程機械寶馬展上,三一生產的各類產品精細化水平得到了客戶和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今年,三一路機產品的合格率大幅提高,一次交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盡管如此,經過精益制造的產品,也不會隨意走出三一路機的“大門”。 “沒有經過充分試驗的產品,我們拒絕向用戶推廣。”吳立昆說。
■千小時考驗
吳立昆介紹,三一路機推出的新品在批量生產之前,都需要經過1000小時的工地試驗來檢驗產品的可靠性。
三一路機正在著手推出的成套綠色設備,目前已經經歷了研發設計、樣機、工地試驗、整改及小規模轉大規模生產,吳立昆說,目前盡管已經有用戶前來訂貨,但成套綠色設備在面市之前,需要經過至少1000小時的試驗。
“跨越者”系列產品其實早在2009年年底已成功下線,2010年,“跨越者”系列經歷了整整一年的工業性試驗,吳立昆介紹,去年八九月時,在試驗現場看到“跨越者”施工的客戶,要求購買該系列產品,卻被三一路機婉拒。原因只有一個——產品還未接受充分的試驗。
吳立昆說,三一路機每有新品問世,總少不了“鐵桿客戶”的鼎力支持。當他問及這些“鐵桿客戶”為何會如此支持還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的新設備時,客戶的回答簡單而干脆——因為信賴!
吳立昆告訴記者,客戶的這份信賴很珍貴,這是三一路機十年來如一日地為客戶提供可靠產品、周到服務的“成績單”。
■服務的“含金量”
在施工作業前,為設備進行各項“體檢”和維修,將設備的使用性能恢復到最佳狀態,施工結束后,再次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確保下一次的正常使用——三一路機將飛機的維修保養流程成功“復制”到路面機械上,獲得了用戶的認可。
吳立昆說,飛機之所以故障低,關鍵在于勤檢查、多保養、嚴管理。三一路機為客戶提供“飛機式”的設備管理服務,目的就在于為客戶的設備“延年益壽”,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其實,“飛機式”的設備管理服務只是三一路機諸多服務中的“冰山一角”。
吳立昆告訴記者,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對服務非常重視,缺件率是考核各事業部的一個重要指標。所謂缺件率,即客戶需要,三一卻不能在24小時內提供給客戶所需配件的概率。目前,三一路機每月的配件需求量超過一千件,而三一路機的缺件率僅為千分之一。而實現千分之一缺件率的秘訣,則是三一路機為客戶的“未雨綢繆”。有時為了及時保障客戶設備配件到位,不讓客戶的設備停機造成大的損失,三一路機甚至將裝配線和成品庫的配件拆下來火速送到施工現場。
“三一路機在配件上的供給原則是不以贏利為目的。”吳立昆說,考慮到有些客戶的設備使用已久,部分配件已停產,三一路機特意儲備了一些客戶將來可能需要的配件,以備不時之需。
天津市寶坻區公路局的一名設備管理人員認為,三一路機的服務貴在堅持。該公路局在使用三一路機產品七八年來,服務從未因為設備的折舊而“打折”,盡管服務人員在變,但不變的卻是隨叫隨到,為客戶及時解決問題的服務態度。
三一路機提供的服務,能為用戶創造什么樣的價值?在了解了三一路機的服務內容后,記者好奇地問。吳立昆肯定而低調回答:“雖沒有詳細計算,但按照設備的全壽命使用周期來算,三一路機為客戶提供的售后服務,較之服務費用高昂的進口設備而言,可以省出一臺設備的價格。”記者愕然,但同時更深地了解了三一路機周到服務背后的“含金量”。
三一路面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立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