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今日在上海表示,2011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并有望實現9%的GDP增速。但在總體態勢良好的同時,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七大問題和三大挑戰。
項懷誠說,從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層面來看,市場驅動的消費、投資和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初步形成,表明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趨于增強;世界經濟總體上呈現復蘇態勢,外部環境沒有大的惡化。
從供給層面看,“十二五”規劃頒布實施,將極大增強各地加快發展的信心和動力;實施新興產業戰略和區域發展規劃,有利于催生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和區域發展極;大力改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有利于激發經濟活力;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明顯低于安全控制線,居民儲蓄率高,資金供給總體充裕;擁有素質不斷提高的豐富勞動力資源,人口紅利并未消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功實踐不僅進一步豐富了政府宏觀調控的經驗,也提高了企業應對競爭和風險的能力。
“綜合供求兩方面因素分析,預計2011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GDP增速將在9%左右。”項懷誠說。
項懷誠坦言,盡管2011年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但仍面臨七大問題: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消費關系不夠均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
與此同時,經濟發展還面臨三大挑戰。首先,外部環境仍較復雜嚴峻,表現在主要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新興經濟體飽受通脹問題困擾,主要經濟體政府債務負擔沉重,金融體系還存在大量呆壞賬,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發達經濟體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等。
其次,物價上漲壓力較大,表現在近兩年注入的貨幣信貸存量較大;農產品價格具有上漲趨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勞動力、服務業、資源環境等因素都可能推動物價水平上行。
第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仍顯滯后,轉變步伐還沒有完全跟上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發展。
項懷誠表示,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有五大著力點。一是堅持內外均衡發展,著力構建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二是堅持創新驅動,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四是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五是堅持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