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高端裝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1月8日在京舉辦,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論壇上表示,到2015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綜合實力將大幅度提升,基本滿足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需要,并實現4大目標。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裝備工業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外金融危機環境的變化,我國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并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從2006年至2010年裝備工業增加值增長超過25%,發電設備、工程位居全球第一。經過五年努力,我國的裝備工業產業體系日益齊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大國。2010年裝備工業必須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為整個工業經濟回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0年11個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總體增長21%,實現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利潤總額超過九千億元,全行業銷售利潤率為7.18%,實現出口1.4萬億,同比增長30%。汽車銷售達到1640萬輛,造船完工量分別占世界市場的42%、52%、42%,電工、電器行業增速超過30%,機床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0%以上。2011年全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在15%左右。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高端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具有技術意義,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強等突出特點,是裝備制造業的高端環節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是衡量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傮w來說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大國,但還不是裝備制造強國。
要成為裝備制造強國,張相木司長認為,“起碼的標志是要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主流的技術裝備品種質量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具備較強的重大裝備技術能力,具有較高的高端裝備的占有率”,因此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是推動工業由大到強的重要主力。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高端裝備制造作為七個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總的思路是這樣考慮的。面向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型制造,做強做大,加快發展航空裝備和未經應用產業。提升軌道交通裝備水平,培育和發展海洋功能裝備,把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到2015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綜合實力大幅度提升,基本滿足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需要。
張相木司長提出要實現以下一些目標:
產業規模躍上新的臺階,銷售的產值達到六萬億元以上,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20%以上。增加值年均的增速超過20%;
產業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若干高端裝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團和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專業化生產企業,建成若干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高端裝備制造急需區;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初步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高端裝備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產品和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領軍人才;
基礎配套能力顯著提升。高端裝備所需的關鍵零部件、基礎件達到50%,關鍵自動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用零部件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在此基礎上,力爭通過十年的努力,使高端裝備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的比例是30%,高端裝備國內的市場滿足率超過25%。高端裝備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他六個領域的重要支撐。比如新能源裝備、新材料裝備、高效節能環保裝備、電子信息裝備、新能源汽車生產線等等,考慮到各規劃之間的銜接,按照決定明顯的高端裝備制造的重點方向,十二五期間,重點選擇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航空裝備、海洋裝備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