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社會各界和海外投資者贊賞的是中聯重科已建設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公司治理結構最好最透明的企業。追求陽光下的可持續發展成為詹純新董事長經營思想的主軸。
早在1992年,詹純新就在公司內部提出,“公司利益高于一切”,這句話激勵著早期創業者們不斷邁出前行的步伐,在面臨公私利益選擇時,往往能權衡輕重,公而忘私。1996年,中聯重科提出“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思路,倡導產業報國的發展理念,鞭策著創業者們能夠廉字當頭,視企業為家,甚至寧愿舍棄個人正當的利益,來維護當時羽翼未豐的企業的利益。
詹純新不但是科研和企業的帶頭人,還對傳統儒學深有研究,企業文化理念的核心“至誠無息,博厚悠遠”這8個字取自《中庸》第26章。他希望中聯是一家誠信的企業,未來能做到基業長青。因此,詹純新很注重在思想上建立共同愿景和行動,銳意將中聯打造成一個完全透明化的現代化企業。
在中聯,有著“三綱”“四德”的道德體系,所謂“三綱”,即公開、公平、公正,在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基礎上,2006年詹純新又將儒家的“禮、義、廉、恥”定為高管須遵從的“四德”,為此他專門寫了四篇文章專門闡述,并指出,對中聯人而言,“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方方正正的秩序”。“義”是中聯企業的價值觀,是一種“坦坦蕩蕩的胸懷,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一種行為規范,是一種“純純潔潔的品格,清清白白的舉止”。“恥”是一種“時時刻刻的反思,切切實實的覺悟”。他把企業倡導什么清清晰晰地寫在紙面上,寫進《中聯憲章》中,同時反反復復在各種會議上加以解釋與宣講。搞改制的時候,方案一出臺。詹純新從目的意義方案是什么樣完整給大家講一遍,連講3場,講七個小時,就是為了讓所有的員工(包括退休員工)都能到場聽他講。
許多時候,詹純新更像是一個帶有極強理想色彩的知識分子,創辦企業是基于一種熱愛,一個理想,同時也是為國家的研究院所尋找出路。因此,他在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推行陽光管理,置權力于企業內外的監督之下。詹純新倡導的是“靜以養身,儉以養德”的廉潔作風。中聯的廉政文化建設,主要圍繞“自律”與“監督”這兩大主題展開。
正如明代《官箴》一句名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詹純新對事業的奉獻、一心為公和廉潔的作風贏得了公司上下的熱愛與尊敬。
但僅有榜樣的作用還遠遠不夠,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必須要有規矩、有體系,否則就會陷入經常性的混亂。中聯對制度的建設非常重視,尤其是建立了獨特的董事會制度,現在的中聯董事會不斷治理機制完善,而且相當獨特:七名董事會成員中有四名是獨立董事。而且這四名董事不是詹純新選的,而是通過市場上的獵頭或者尋聘辦公室推薦的,正直、專業、寬廣的胸懷、洞察力和敏銳是獨立董事的標準,這幾點缺一不可。在詹純新看來,正直是品質,專業是水平,寬廣的胸懷容易產生遠大抱負,洞察力和敏銳可以發現問題和把脈趨勢。只有這樣的董事會才能把握戰略、選擇班子,引導監督企業的規范化運作。
目前,中聯重科已形成了基本憲章、基本制度和操作細則三個層次的制度體系。公司基本憲章是支撐公司運行的基本大法,體現公司企業文化、價值觀和基本規章,統一和規范員工的價值取向、愿景和行為;公司基本制度重點關注有效內控的關鍵點,統籌基本運行規則,體現信任,權利重心下移;各事業部操作細則符合各自規模、發展階段、行業特征,充分體現獨立經營的特征。這種分層制度體系使中聯重科的管理模式利于監控,便于操作,在企業的國際化運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保證了企業運營的透明、靈活、高效和可控。
正是這些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有利地保障了中聯數次并購的順利進行,并在2008年收購意大利著名混凝土機械企業CIFA后,能夠順利地與之實現對接,而不像一些中國企業在投資決策機制上的缺失、相互體系不匹配無法整合等陷入巨大困境,從而導致轟轟烈烈的海外戰略陷入困境。在意大利,有很多政商要人稱贊中聯重科像一個歐美企業,可見當地對中聯重科運營思想和體系的認同。最新來自意大利的消息是,意大利工商界的杰出團體萊昂納多委員會將2010年度“萊昂納多國際獎”授予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以表彰他在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設備制造商CIFA中對該國做出的貢獻。這是該獎歷史上第一次表彰中國的企業家。
詹純新認為,中國企業要全球化,就必須先在企業內部建立規則,同時遵守國外的市場規則。他的理想是將中聯建設成為一個完全透明的企業。中聯重科之所以整體上市,就是要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房子內里做事,不搞利益輸送或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事,讓控股股東和上市公司的命運融合在一起。
“我認為中聯重科是行業內公司治理結構最好、最透明的企業。中聯重科通過2005年將原母體長沙建機院吸收合并,而且實現了整體上市,不再存在控股母公司和一股獨大,沒有國內不少上市企業的關聯交易和財務操縱弊端,近3年在基數很大之后反而實現了更高的成長,這應該是海外投資者安心認購的重要原因。”一位投資人士直言道。但也有基金機構抱怨中聯的許多重大消息都沒有“提前”透露而喪失了炒作的好機會,對此詹純新一笑置之。
經過多年內生式成長和外延式重組并購的結合,中聯重科從容經歷了不斷的裂變和聚變,進入世界工程機械的前十名,和工程機械的國際巨頭們站在了同一重量級別上開始競爭,并在高端產品市場擁有了話語權。在很多海外投資者、合作伙伴眼中,中聯重科謙和,內涵,功力,標準,初步具備了世界級企業的氣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