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收獲“十一五”的碩果,長沙人民又踏上“十二五”的征程。在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節點上,《長沙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的出臺,為“十二五”時期的長沙市經濟社會發展確定了“路線圖”。
未來五年,長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著力點在哪里?關乎百姓生活幸福指數的發展指標又將如何實現?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沙市將依據這一“路線圖”,起航,前行!
去年年底,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總量越過千億元大關。這是山河智能生產廠區。 石禎專 攝
摘要
發揮現有基礎和后發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目標】
2015年預期戰略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5000億元左右,培育形成3個銷售收入千億級產業。
【行動】
《綱要》顯示,長沙培育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為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生物產業、文化創意、信息網絡。
《綱要》提出,要以高端化、國際化和集群化為方向,著力提升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配套能力,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煙草食品等優勢支柱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建成中部地區領先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其中工程機械在2015年實現全行業銷售收入25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全行業銷售收入2000億元,煙草食品實現全行業銷售收入1500億元。而傳統工業則是加快建立傳統產業關鍵性技術的開發機制,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推動產業轉型提質和整體升級。
同時,《綱要》對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明確提出,要統籌規劃全市產業園區發展,科學確定園區發展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一個園區原則上明確1—2個主導產業,基本形成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園區發展格局。
【訪談】
趙躍駟(市工信委黨委書記、主任):要繼續完善和打造長沙特色現代產業支撐體系。一是進一步壯大優勢產業。引導社會投資和各種要素向工程機械、汽車、新材料和食品等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聚集,進一步壯大具有長沙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二是推進高耗能行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三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全面提升物流業的發展水平并促進其與現代制造業的有機融合;四是扎實推進技術創新工作。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五是進一步延伸產業鏈。特別是大力發展高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