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入-高人才聚集-高科研成果-高知識產權保護-高品牌-高收益這一‘六高’循環創新體系,已成為三一重工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引擎’。”三一集團副總裁何真臨說。
三一集團旗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項目,14日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三一,走出了一條民營裝備制造企業的創新之路。
據介紹,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使三一競爭力增強,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行業50強,從國外知名品牌手中奪回了中國市場份額。在美國、德國、印度建立研發和制造基地,業務拓展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高品牌最大的屬性是溢價。品質創造高價值,高品牌創造超價值。”何真臨說,2009年,公司實現了170億元的銷售,拿出10億元投入科技創新,用高薪、期權、股權等激勵方式吸引了6000多名人才搞研發。
三一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長的72米臂架混凝土輸送泵。由這家民營企業生產的瀝青砂漿攪拌機,旋挖轉機等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2010年震動世界的智利礦難救援中,三一設計生產的履帶起重機“神州第一吊”,承擔了起吊救援艙的重任。
對于尚在崛起過程中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何真臨建議,企業應該看到創新帶來的良性邏輯循環。創新與品牌相連,創新與效益相關。同時,他呼吁政府把更多的資金投向有發展潛力、有核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企業。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企業正日益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獲獎項目中,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占三分之二,且中小型科技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達到28%。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