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科技創新、管創新理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福田雷沃重工,蓄勢未來,強化企業"內涵"建設,為全面參與全球化競爭積聚了縱橫市場的強勁動力。
由1998年年銷售額2000萬元到2010年的142億元,由創業初期的寂寂無名到如今市場領先、業內享譽,“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在創新求變中,福田雷沃重工銷量突破67.8萬臺,同比增長10.8%,銷售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4.3%,業務盈利能力創歷史最好水平。
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福田雷沃重工旗下工程機械、農業裝備、車輛三大產業實現均衡發展,核心競爭力快速提升,為未來國際化發展積聚著力量。
技術創新強“內涵”
在經歷了11年的高速增長,完成了充分的市場量能積累后,2010年福田雷沃重工在全球化視野下,將企業技術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解決發展“內涵”之癢根本出路,布局未來,大力推進歐洲和北京研發中心建設,積極構筑和完善自己的創新研發體系。籌建中的歐洲研發中心著眼全球市場中高端產品開發和關鍵技術,已進入運營的北京研發中心側重核心零部件開發,濰坊研發中心側重國內市場產品開發及試制試驗能力,三大研發中心互動整合各有側重,面向全球搶占人才、技術制高點,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研發格局。此外,福田雷沃重工還斥資5億元建設了試制試驗中心,目前,該試制試驗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預計到2015年將形成整合全系列產品及零部件總成的整機試驗、臺架試驗、作業試驗能力,搭建起一支500人左右的試驗工程師隊伍,在軟硬件條件上進一步提升福田雷沃重工的新產品開發和試制試驗能力。
農業生產的科技創新與廣泛應用特別是農業裝備的創新與應用,是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的關鍵。面對一直以來國外農機巨頭長期壟斷國內大馬力拖拉機、大喂入量收割機等大型農業裝備產品市場的局面,福田雷沃重工為進一步爭奪國內農裝產品在大型農業裝備領域的話語權,在鞏固傳統優勢業務領先地位的基礎上,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重點在大馬力拖拉機電控、同步器換檔、大喂入量收割機等產品的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展開技術攻關。2010雷沃谷神GN60大喂入量收獲機、超過300馬力的TN3254拖拉機等一大批高端新品持續涌現,打破了國外農機巨頭在大馬力、大喂入領域的壟斷,實現了國內產品的技術升級。而福田雷沃重工旗下的工程機械業務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領域的后起之秀,2010年通過與世界知名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完成了全電控的研究與開發,實現了多項技術的跨越升級,特別是隨著以高質量為核心訴求的ETX換代裝載機產品平臺在區域試銷成功基礎上全面商品化,雷沃ETX裝載機、挖掘機形成了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高端產品平臺,企業的產業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為福田雷沃重積聚了未來全面實現全球化發展的力量。
管理創新為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超強的生長能力和靚麗的業績背后,還要有永不停歇的變革舞步。2010年福田雷沃重工與國際接軌,以超脫時空的戰略遠見,在企業內部進行了一場極具創想的管理變革。在充分參研美國、德國等全球標桿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基礎上,福田雷沃重工以管理調整、業務調整為主線,深層次優化調整組織機構,完成了總部與SBU的業務與組織重組,實現了管理模式由“產業控股+SBU”向“產業控股集團+SBU”的轉型。該管理模式在充分發揮集團戰略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以滿足現實客戶訂單和未來客戶訂單為目標,充分發揮多個業務主體的資源優勢,既能實現福田雷沃重工三大產業間的資源共享,發揮規模效應,降低總成本,又建立起了企業統一的產品創造平臺、管理標準和品牌與文化平臺。這一極具創新的管理變革形成了福田雷沃重工與世界企業接軌的全新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也理清了福田雷沃重工依托現代管理模式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TPS”是福田雷沃重工在全球化視野下創新管理模式的一個成功例證。“TPS”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精益生產方式,福田雷沃重工自2009年開始與日本中產聯合作,系統導入了這一獨具特色的現代生產方式,積極轉變"經驗管理"式的生產管理模式,提升精益制造能力,促進產品質量升級和“內涵增長”。2010通過TPS組織化的推行,有效激發全員智慧提升管理水平,公司年內共形成有效改善提案66777條,人均6.9條,生產效率平均提高17.05%,改善效益達7500余萬元,同時培育了改善人才隊伍,提高了商品制造訂單運營效率,形成了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核心競爭力。“管理是企業的源頭行為,管理之于企業,猶如水之于人。企業只有突破管理瓶頸,在管理模式上找到源頭活水,才能為發展帶來持久推動力,真正做大做強。”在談到管理創新時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長、總經理王桂民說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