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首次設立“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這個獎項不是為單項技術或產品設置,而是專門褒獎那些通過卓有成效地系統謀劃、依靠技術創新獲得持續發展的企業。獲獎的企業,都是以系統工程的方法,采取一系列有機聯系的措施來提升自身以及行業的技術能力和競爭力。從這一角度講,“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的獲獎,不僅僅說明誕生于創新平臺的先進產品與技術受到了肯定,更為重要的是,三一培育出的創新平臺體系本身受到了認可。因為正是這樣一方創新“水土”,才成就了自身及其行業眾多創新成果的“一片森林”。
專注成就系統性
“2000年之前是探索階段,主要是面向客戶需求,開展核心技術攻關;2000至2005年是實施階段,在上海、北京等地設立研發中心,統一研發戰略,并構建創新平臺;2005年至2010年是提升階段,在德國、美國等地設立研發制造基地,打造全球協同設計平臺,以支持高效創新;同時全面進入裝備制造業?!?/P>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的獲獎,最大的原因不僅僅是這個平臺所帶來的技術成果,而是平臺建設的系統性、帶動性及其有效性。
要挖井,專掘一口。正是有了這份執著,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從三一重工在企業創建之初起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從啟動到現在,三一工程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歷時13年,累計投入資金達50余億,參與人數3萬余人。
“成功源于專注,三一如果沒有長期專注于自身的行業,心無旁雜執著于自主創新,或許就不會取得像今天這樣的成就?!币晃粯I內專家說道。
同時,三一創新平臺體系完整,包括“創新基地”、“創新機構”、“創新聯盟”三個硬件平臺,“管理系統”與“創新文化”兩個軟件平臺。軟件平臺與硬件平臺相互支撐。
軟硬件建設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投入。三一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7%投入研發,并建立了9大試驗檢測中心、58個實驗室,在研究、設計、制造各階段,保證了產品品質。
“‘軟硬兼施’保障了創新平臺的系統性;長期投入與專注精神保證了創新平臺的有效性?!睒I內專家對三一的創新平臺這樣評價。
培育近3000家供應商
帶動數十萬人就業
三一在平臺建設啟動時就將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制定了“一高雙核” 的創新平臺建設戰略目標。即: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堅持“核心部件自主研制”,堅持“高品質”的產品定位。
這一戰略的制定為三一自身的迅猛發展指明了正確的航向。其中,不管是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在整個產業鏈中的發力,還是高品質的產品定位對客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三一“一高雙核”的戰略在對行業的帶動與整體提升上,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動力節能技術到智能控制技術,從瀝青水泥砂漿車到混合動力挖掘機……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首創了一大批品質一流的產品,無疑帶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同時,三一研制了一大批核心部件,打破了受制于國外的行業困境,構筑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安全的產業鏈。此外,三一還培育了近3000家供應商,帶動數十萬人就業。工程機械行業中,唯獨三一的創新平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不是沒有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三一產品已出口到1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由進口到出口的歷史轉變,提升了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