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速度”體現的不僅僅是數字
2010年6月21日奠基,2010年12月25日首臺挖掘機正式下線,銷售目標直指40億……
當“柳工速度”遇到“武進速度”會形成怎樣的化學反應?柳工給出的答案是:別人動工的項目在打樁,柳工進場;柳工投產了,別人還在打樁。
兩個“速度”,產生了一串令人贊嘆、令同行驚訝的數字。面對兩個“速度”,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這樣評價,柳工創造了柳工速度的奇跡,而武進創造了服務企業的奇跡。
柳工“東部擴展”,位于武進的柳工東部研發制造基地就是其中一枚重要的棋子。
12月25日,柳工東部基地首臺挖掘機正式下線。僅6個月,這枚棋子就已在武進落地生根發芽。
柳工在常州的“前沿指揮所”是一排簡易的二層民房,40人的團隊在這里奔忙,從公司組建到工廠建設再到設備采購、員工招募。
柳工常州挖掘機有限公司技術改造部副部長覃祚海很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先后參與了柳工柳州拉堡挖掘機工廠、天津柳工、安徽蚌埠柳工、柳工常州項目建設,每到一處,都見證了讓當地人驚嘆的“柳工速度”。
他向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天津柳工項目要打1.2萬根樁。為了趕速度保質量,他們要求施工隊伍調來24臺打樁機,24小時呈隊列式推進。這一創造性的舉措帶來的效率是,別人要6個月完成打樁任務,他們卻在一個月內就大功告成。結果,出席了從未見過的場面:別人動工的項目在打樁,柳工進場;柳工投產了,別人還在打樁。
事實上,壓力總是伴隨著動力。柳工常州挖掘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海波向記者坦言,從6月21日奠基之日起,常州柳工就定下了目標:半年之內要建成11萬平方米的廠房,12月25日第一臺挖掘機就要下線,以迎接今年12月底,在武進舉辦的柳工每年一度的全球經銷商、供應商會議。這樣的工程建設速度,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無異于天方夜譚,就算一向以高速度建廠房著稱的柳工集團,也感到前所未來的挑戰和壓力。
但柳工就善于創造奇跡。面對半年內建成投產這一艱巨任務,柳工人作出了極大的努力。建設者們常常是幾個作業面同時開工,能夠并行的步驟全部并行。其間,柳工集團傳統的例會制度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每天都有碰頭會,做到“日事日畢”,經常討論至深夜,最終創下了柳工建設廠房的規模之最、速度之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