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西蒙1月28日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中國制造vs德國制造》文中再次提及他訪問過的三一重工,并表示: “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國企業,但它代表著未來的方向。”
西蒙表示,當談到全球市場競爭,尤其是出口領域的競爭時,中德兩國正越來越多地發生碰撞。自2003年至2008年,德國一直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坐上了頭把交椅——而且中國將繼續保持這一地位。2010年,中德兩國再次顯示了強勁的出口增長,并捍衛了自己的地位,在出口方面遠遠領先于美國。這種強勁的增長勢頭,主要得益于兩國“隱形冠軍” ——幾乎不為人知的中型全球市場領軍企業的大量存在。
西蒙指出,全球范圍內此類企業的總數量約為2500家,其中1200家來自德國。它們在德國出口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左右的份額。而他也驚訝地發現,中國已擁有遠超100家的隱形冠軍企業,可能高于法國、英國或日本等高度發達國家。
西蒙表示,當德國制造業向低價競爭者轉變的同時,中國卻在成為高價競爭者。他說,大約一年前,當我第一次參觀位于中國長沙的三一重工(Sany)混凝土泵工廠時,我被驚呆了。在這個超級現代的工廠(只有我不久之前在斯德哥爾摩附近參觀的Scania工廠可與之媲美),我首先看到的是梅塞德斯(Mercedes)和沃爾沃(Volvo)載重汽車底盤。在我表達了自己的吃驚之后,得到的回答是:“我們要把我們的混凝土泵裝配在全球最好的卡車上。”接著,我看到了道依茨(Deutz)柴油機、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液壓機。三一重工明確表示,他們只使用世界級的供應商。
西蒙說,幾個月后,我在科隆遇到了三一德國公司的總經理,該公司目前正在科隆附近興建“綠地”(greenfield)工廠,這是德國的第一家中國工廠。當我問及原因,得到的回答同樣有趣:“三一重工必須處于世界級的制造業地區。如果我們想成為世界級企業,那么我們必須直接接觸到全球最優秀的制造業和工程人才。”2009年,三一重工超過德國的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成為混凝土泵領域的全球領軍企業。
西蒙認為,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國企業,但它代表著未來的方向。他表示,中國是德國未來最可怕的競爭對手。由于在中國和其它新興市場的強大影響力,德國企業也已為即將到來的競爭做好了準備。
2009年10月11日,世界頂級管理大師赫爾曼·西蒙(右一)到訪三一,稱“三一重工是一家很有潛力的隱形冠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