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9%,路透調查中值為5.3%。
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6%,路透調查中值為6.1%。
中國國家統計局并稱,權數調整對1月CPI的影響為0.024個百分點,媒體關于權數調整拉低CPI數據0.3個百分點的報導是不準確的。本次CPI權數調整中,居住提高4.22個百分點,食品降低2.21個百分點。
以下為市場人士的評論:
國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周炳林:
1月CPI漲幅低于預期,政策緊縮預期緩解了一些。目前通脹壓力還是比較大,CPI權重雖有所調整,但很難改變通脹趨勢。而從負利率情況來看,權重調整之後,或將減少加息次數。原本預期加2-3次或將調整為加1-2次。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永軍:
1月份的CPI略低于預期,但并不讓人意外,由于今年春節在2月初,相當于跨在兩個月之間,春節因素對CPI的影響與往年基本一致,權重的調整對CPI的影響并不大,應該說反映出了實際的物價水平。
根據我們所做的CPI先行指標模型,預計今年CPI的走勢可能先降后反彈,一方面目前旱情對糧食的影響推升CPI,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的復蘇似乎好于預期,需求的回暖也會推升物價上漲。因此后續央行是否會繼續加息,仍需視物價走勢而定。
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周明劍:
物價問題是未來幾年的問題。前期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全球氣候異常帶來農產品減產,大宗商品還有繼續上漲空間,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滯後效應等因素均表明,未來通脹是個長期現象,CPI在今年會居高不下。
統計局稱CPI權重調整僅對本月CPI影響為0.024個百分點,不知道具體如何采樣,不好評價,但總體感覺這一數據不是很真實。CPI這個指標從實際觀察來看,老百姓的感受跟CPI有很大差距,統計局這一數據有不合理的地方,必須要對采樣和權重解剖分析。
PPI同比上漲6.6%,表明上游產品價格高企,另一個角度印證通脹不是短期現象。
相關背景
中國從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為去年10月以來第三次加息。央行宣布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中一年存款基準利率升至3.00%,一年貸款基準利率達6.06%。此前兩次升息分別是在去年10月和12月。
中國央行今年1月20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自2010年初以來第七次上調存準。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撰文稱,CPI走勢是影響今年政策節奏與力度的關鍵變量,一季度或將成為三率齊發的政策密集出臺期。并預計今年中國物價水平仍處于大致可控范圍。
國務院此前召開常務會議稱,將再次出臺包括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等十項措施,進一步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保持今年糧食穩定增產,以利管理好通脹預期。
中國1月官方和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繼續低迷不振,顯示出中國政府緊縮調控顯效。由于通脹壓力揮之不去,政府調控力度不減,市場預計未來經濟增速料如期下滑。
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分項數據顯示,1月投入成本的漲速雖已放緩至4個月以來最低,自12月的72.3降至71.0;但與歷史數據相比仍屬可觀,顯示通脹壓力猶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