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加大對企業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技改的支持,鼓勵企業去解決戰略性產業中遇到的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華建議。
“優秀的企業,都需要有國際化的背景,要去國際市場上去檢驗自己,這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樹立中國國際形象的需要,中國優秀企業應該走出去。然而,企業‘走出去’,其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比例占多大,是能否成功‘走出去’的關鍵因素。”
王曉華代表介紹,近年來,柳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印度建立了制造基地,柳工收購波蘭HSW公司工程機械業務單元已于日前舉行初步協議簽字儀式,柳工計劃在全球建立10個公司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宣傳柳工品牌。目前,柳工產品遍及亞洲、非洲、北美、歐洲等8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海外擁有119個國際經銷商及881個營銷網點。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華
他認為,制約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國相當部分企業產品的自主產權比例不夠高,如機械行業的液壓件,90%還依賴進口,使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受制于人。為解決這一問題,柳工工程機械液壓元件研發制造基地去年開工建設,著力改變我國液壓件受制于人的現狀。
“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王曉華代表說,按照目前對企業的考核機制,主要考核產值和利潤,而在企業技術改造、重大戰略性基礎件的攻關方面考核卻少。
“技術改造也不能不分情況一味支持,例如僅僅為擴大規模進行的重復投資與企業為轉變發展方式而進行的技改投資就應區別對待。”王曉華代表建議,應就企業為轉變發展方式而進行的技改
投資進行重點支持,并把這樣的技改投入與企業的產值、利潤一同考核,鼓勵企業去解決戰略性產業中遇到的難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