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3月5日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下五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認為,不必將經濟增速搞得太快。
他在3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十二五”經濟增速時說,“我們希望能夠保持一個平穩較快的增長,但是我們淡化這樣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內涵。這也是“十二五”期間,在經濟發展中能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轉變發展觀念的內在要求。”
專家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社會和諧惠民生 聚焦兩會專題 GDP增長告別8%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確定2015年經濟總量達到55萬億元,主要是按照2010年的不變價格計算的,即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8萬億元,以每年實際增長7%測算得出,不考慮物價因素。
但是由于2011年的經濟增速目標是8%,高于五年規劃的指標7%約1個百分點,因此如果按照每年8%的速度測算,最后2015年的經濟總量將達到58萬億元以上。
這種情況,在上個5年計劃中也出現過。當時確定“十一五”經濟增速目標是7.5%,但是每年的目標是8%。結果實際經濟總量要大大超出預計。
而實際名義的經濟增長,包含物價在內,則顯得更高。考慮到經濟名義增長,即“十二五”時期,如果每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在8%,物價每年增速在3%-5%之間,則實際名義經濟總量增速每年可以按11%-13%簡單測算,這樣最后2015年的經濟總量,再翻一番不是沒可能,即達到七八十萬億人民幣。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認為,中國仍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目標。他在3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年度經濟增長8%,作為一個預期性的指標,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這是必須的,“我們有13億人口,我們的物質資料的生產還沒有達到極其豐富的程度,因此我們還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
8%的年度速度,高于7%的五年規劃的速度,并非為了刻意要拉高經濟增速。張平指出,“按照我們對"十二五"期間發展的導向,我們應該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要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由于目前各地方經濟增速除了北京等少數地區外,中西部經濟增速普遍高于全國的情況,有9個省計劃“十二五”期間GDP要翻一番。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曾對此表示懷疑。因為追求GDP,環境能源能否承載,是個問題,“不能光看GDP,提高GDP要注意發展質量。”他在3月5日的一個地方省市代表團討論時說。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十二五”時期,能否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存在很大的難度。
蔡志洲指出,韓國、日本等國從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其背景與中國完全不一樣。當時這些國家經歷的是低石油價格水平階段。而中國目前則是飽受高石油價格,以及高資源等價格的約束。
中國在“十二五”時期實施了40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總量消費控制。中國要以快速的能源消費,來支撐經濟增長,幾乎沒有可能。
中國2010年人均GDP為近8000國際元,按此速度,大概3-5年就會達到1.1萬國際元的水平。因此中國很快要進入經濟增速下降的通道。“具體哪一年還不好說,但是以2015年為中心點的話,前、后兩年都有可能,大體上是"十二五"和"十三五"相交的時間可能性比較大,經濟增速由前些年的10%左右降到7%左右,甚至有可能更低一點。”國研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近期的50人論壇上說。
他認為,中國如果下降經濟增速,則經濟效益要下降。企業效益會大幅下滑,財政收入增速會出問題,一些資產泡沫也可能面臨破滅的可能。“當黃金的高速增長期結束以后,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危機,中國能不能避開這個危機?”劉世錦感到中國跨越陷阱存在壓力。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所長金碚在近期的前瞻“十二五”高峰論壇指出,下一步中國進入中等收入水平的時期,核心是國家要有新的支柱性的戰略產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