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是當今國際上發展最迅猛的新興服務產業之一,也是世界上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金融工具,不僅極大推進了金融市場業務多元化、綜合化、專業化發展,還成為我國推進‘三農’建設的重要金融工具。
拖拉機現在可以租啦!又租出去一臺農用機械設備!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是新世紀以來中央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第八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更是將融資租賃業務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據中國租賃聯盟召集人、天津市租賃行業協會會長楊海田教授介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上述提法,對融資租賃向“三農”發展,特別是在大型農用機械設備和水利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融資租賃服務“三農”不僅是一項社會責任,而且是一個充滿商機的藍海市場。在當前其他金融工具下鄉面臨一定困難的情況下,融資租賃以其靈活的運行機制和相對寬松的發展環境,成為適合拓展“三農”領域的有效金融工具。
融資租賃助推“三農”
由于財政支持“三農”發展面臨財政支農資金不足、財政資金對農村社會經濟的拉動能力有限、地方財政存在巨額的政府債務等問題,信貸工具和資本工具難以向農村全面拓展。但是融資租賃恰好能彌補這個空缺。
據了解,廣大農民可以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獲得和使用農業耕種設備和其他農業產業鏈中所需設備,有助于幫助農村和農戶提高生產效率,培育農業的機械化、專業化和產業市場化,最終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的綜合水平。同時,融資租賃工具可以通過變融資為融物,不僅可以極大地盤活農村的資產存量、整合農村各項資源、解決地方政府的資金困難,還能通過引導融資租賃的機制,使有限的財政收入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農村融資租賃是一種特殊的金融服務方式,它租金回收方式靈活,能夠迎合農產品市場季節性和供需關系變化引發的價格波動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資金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產業優勢明顯,能夠滿足“三農”的不同需求。
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表示,中國農村融資租賃市場前景廣闊,要積極探索農村和農業融資租賃的業務模式,與農業產業鏈加強合作。
雖然我國農村融資租賃發展前景廣闊,但其還處于一個初始階段。由于農村和農業租賃面對的都是較小規模的投資人,面臨單位價值較低,運營管理成本高,收益較低的局面。同時,融資租賃的社會認知度并不高,存在大部分工商企業對融資租賃的了解較為單一的現象。除此之外,據新金融記者了解,目前眾多的融資租賃公司不愿開展農村融資租賃業務,除了普遍認為農村融資租賃業務風險大不易控制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其不能享受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據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由于其規模是以經營租賃模式展開,而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更多的是針對融資租賃模式。
相關專家建議,在農業機械化進程中利用融資租賃,要在加強現有租賃公司建設的同時,建設專業化的農機融資租賃公司,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健全征信系統和物權登記體系,并規范相關查詢制度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拓寬優惠政策。
農機融資租賃成主流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運營中的融資租賃公司在涉及農村與農業租賃業務上,更多關注的是以農用機械設備為主的融資租賃項目。
楊海田教授告訴新金融記者,在目前運營的融資租賃公司當中,更多的是以經營租賃方式開展的,而以融資租賃方式開展業務的在我國的融資租賃市場上幾乎是一個空白。而在未來的農村融資租賃市場中,農用機械設備的融資租賃乃至機械設備的售后回租將成為農村融資租賃市場的主流。
在3月1日舉行的“農村和農村融資租賃國際研討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融資租賃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叢林透露,目前國內農業機械化率在49%左右,而未來的發展目標是爭取在2020年提升至65%。目前該行業的市場總量為3300億元,按照世界上該行業的滲透率計算,市場容量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如果按照目前對融資租賃公司的研究模式計算,這一市場容量將達到1500億元至2500億元。
面對未來農機租賃市場,農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裁高克勤也表示很有信心。他認為,“三農”融資租賃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剛剛進入投資增長期,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及國內外市場變化都會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在2011年-2015年的“十二五”期間,由于融資租賃業務余額已達相當規模,融資租賃將由幾何式增長轉為算數式增長。據相關業內人士預測,2011年我國融資租賃業務總量將突破10000億元大關,要比2010年增長50%以上。面向“三農”的融資租賃業務也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