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提供的遠程服務為工程機械智能化破題。
2010年5月,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徐工集團”)某辦事處的一臺服務車在凌晨一點多被盜。徐工集團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好在監視大屏幕上看到了這臺服務車的異常移動:服務車凌晨1點啟動,向西安的方向開去。隨后徐工集團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馬上報警,并協助當地公安人員,詳細告知警方服務車是沿著哪條公路走的。很快,兩個小偷剛下車就被公安人員逮了個正著。
“其實這只是物聯網的一個小小的應用。”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副部長張啟亮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介紹。這種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也正被徐工客戶所認可和接受。無所不到的遠程服務帶動著徐工的產業升級,也引領著工程裝備行業向智能裝備轉型。
“千里眼”監控
徐工集團該辦事處的盜車案之所以能夠實現迅速偵破,完全是基于遠程監控技術的運用,正是利用了徐工產品上的全球衛星定位技術(GPS)、無線通訊技術(GPRS)、地理信息技術(GIS)、數據庫技術等信息技術,最終對該車的地理位置、運動信息和工作狀態等數據采集、分析后傳送給警方而實現的。
在實現物聯網技術運用的規劃里,徐工集團是要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各地在役設備的24小時在線實時定位跟蹤和健康監控,監視裝備的作業情況和機器性能變化,預測預警事故的發生,出現故障及時報警,變被動維修為預防性維護的目的。
而現實的情況是,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信息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周賢彪告訴記者,更多的工程機械設備雖然早就實現了自動報警功能,但還沒有實現遠程報警功能。很多設備本身是具備智能功能的,但因為沒有配備相關的數據輸出和輸入系統,物聯網就還沒有形成。
從國內另一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重工”)的物聯網技術運用情況來看,他們的遠程監控平臺核心功能主要由中央監控系統、移動遠程監控終端(SYMT)以及運動控制器(SYMC)完成。其中,移動遠程監控終端主要負責對車輛的定位和無線通信,運動控制器主要負責工程車輛的工況數據采集和運動控制,中央監控系統主要負責工程車輛的定位數據、工況信息和其他數據的收集、記錄、顯示、分析和自動處理。
而徐工集團的可視化監控平臺則由地理信息系統(GIS)、管理信息系統(MIS)、故障診斷系統和維護保養服務系統構成,以實現對徐工集團設備的實時定位、跟蹤和歷史軌跡回放,工程機械信息管理和運行狀態信息查詢,故障診斷與預警和故障日志查詢,維護保養提醒和維護保養日志查詢。
賣的是客服
工程機械企業的客戶大部分是個體老板,徐工集團也不例外。如果說工程機械企業提供租賃服務——讓更多的用戶能通過融資租賃形式購買屬于自己的設備,是生產型制造走向服務型制造的第一步,那提供遠程監控、檢測和診斷就是工程機械走向全面服務型制造的最重要一步。
不過,這種融資租賃的靈活方式,卻讓很多工程機械企業陷入兩難境地。張啟亮說:“一些用戶把設備運走之后就不付錢了。我們以前有專門的負責部門來處理每年巨額的呆賬、壞賬。給產品上了GPS系統后,如果在規定的期限內用戶沒有把賬還清,那設備就自動鎖死了。”
利用遠程監控來管理資金問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張啟亮說:“2010年我們的回款非常好,都是按時回款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