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又到兩會時間。今年是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第四次邁進國家決策的最高殿堂,履行代表職責,集中民智,表達民意。這一次,向文波所提議案主要圍繞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相關問題展開。他表示,企業走出去需要國家各個方面的支持,特別是戰略層面的統籌謀劃。就具體問題而言,向文波在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扶持裝備制造業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汽車金融公司的發展、工程機械再制造、二手挖掘機進口管理五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企業走出去需國家多方支持
在向文波看來,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規模,對外依存度、國際交往的規模和水平已經達到很高的高度,如果中國國際化這盤棋沒有下好,經濟轉型、運行質量、經濟安全這些問題都沒辦法去考慮。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道:“中國企業走出去成功的案例是非常少的,追究其原因,除了企業內部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國家系統的支持,企業走出去必須有國家外交、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們的企業走出去還是游兵散勇,單打獨斗,缺乏協調作戰。在國外,中國企業走出去會有大量的人員往來,需要國家外交支持,中國企業到國外去投資,需要當地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等,如果當地人不認同中國文化的話,也就很難認同中國企業,這樣中國的企業在當地就會很難生存。”
“另外,中國企業在國外遇到的金融服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國的金融機構的國際化程度不夠,在很多國家沒有網點,在這樣情況下,我們的企業走出去就處在不平等的競爭地位,在國外比如別人買卡特彼勒的產品,卡特彼勒就能夠提供銀行按揭貸款等金融服務,但是我們就不行,我們只能全款,我們的競爭力自然就較弱,這些問題不是我們哪個企業能解決的。”
走出去可以解決發展瓶頸
在談到企業走出去的問題時,眾多代表均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問題需要國家從戰略層面來統籌規劃,需要研究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戰略性問題,統籌規劃協調中國的戰略性資源,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就這一點,向文波認為,中國的企業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我們必須把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走好,中國企業在國外生產可以減少我們對資源的進口需求,我們可以減少貿易總量,這樣我們貿易摩擦就減少了,其實這樣并不減少我們企業的收益,因為我們可以把利潤留在國內,解決我們企業的發展瓶頸。
其次,向文波就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具體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國家可以支持中國制造企業發展金融租賃等金融業務,這樣中國的制造業才能和國際巨頭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現在卡特彼勒等國際巨頭在產品金融服務上的收益都已超過制造業本身,而我們的制造業產品金融服務收益基本為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