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發布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中指出,“十一五”時期,我國工業經濟不僅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汶川地震等一系列歷史罕見的嚴峻考驗,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成為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的主要推動力量,在結構調整和優化方面也邁出了令人欣喜的步伐,為“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能源工業結構加速優化。電力行業“上大壓小”,5年間累計關停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超過7000萬千瓦。煤炭資源加大整合力度。累計關閉小煤礦9000處,淘汰落后產能4.5億噸/年。煤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全國千萬噸級以上煤炭企業集團達到50家,產量17.3億噸,占全國產量的一半多。海上原油產量超過5000萬噸,再造了一個“海上大慶”。煉油工業結構升級,千萬噸級煉廠17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5億噸/年??稍偕茉春秃四苋〉蔑@著進展。風電裝機容量連續翻番增長,已躍居世界前列;水電、核電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我國已成為水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和在建核電機組最多國家。
裝備制造業實力顯著提升。國家高度重視裝備制造業發展,“十一五”期間,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政策,裝備制造業實力顯著提升。2010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9.6%,比2005年提升0.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總量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制造,大型露天礦及大型施工機械基本實現自主化;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設計制造技術,自主化率達到85%以上。部分領域裝備產品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前列。日產5000噸大型水泥生產成套設備工藝、電解鋁新型異型陰極槽制造工藝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后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高耗能行業增速減緩,節能減排取得成效?!笆晃濉逼陂g國家嚴控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高耗能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30.3%,比2005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為“十一五”節能減排做出貢獻。初步測算,六大高耗能行業累計節能近4億噸標準煤,對全社會節能貢獻超過60%。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