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改造提升裝備制造業,如果沒有重大項目的支撐,規劃難以變成現實。
“十二五”期間,在交通裝備方面,我省支持長城汽車乘用車、河北長安微型車等擴能力、上水平,推進唐山軌道客車高速動車組擴能和唐山豐潤中國動車城建設。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加快山海關修造船基地和船舶配套產業園建設。工程裝備,抓好宣工工程機械產業園、唐山住友工程裝備工業園等項目建設。專用設備,首鋼大廠裝備基地、中國恒天特種纖維設備基地項目建設是重點。形成10家左右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10個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超300億元的裝備制造聚集區。
打開《綱要》,可以看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中,也有裝備制造的身影。不過,打造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產品,而是高端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飛機等先導產品。
按照規劃,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高速動車組及客車、城軌交通等現代軌道交通裝備,加強高鐵動車基礎配套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核電及輸變電裝備,重點扶持秦皇島哈動力百萬千瓦核島主設備研發制造。積極發展通用飛機及航空配套裝備以及先進臨床診斷、醫學監測等醫學工程裝備,深海作業、海洋油氣開發等海洋工程裝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加快石家莊通用航空、張家口直升機等產品研發和生產基地建設。 “行業發展必須依靠技術升級,但目前我省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尚不能擔此重任。”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王志江說,我省雖有部分產品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優勢,但與先進省市相比,由于我省裝備制造業科技投入不足,新產品產值率不足8%(全國平均20%),高端的、整機的產品較少,排全國前三位、有比較優勢的基本屬中低端產品,個別行業差距凸顯。“十二五”期間,我省要強化政策導向,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其中,裝備制造業重點圍繞交通裝備、能源裝備、工程裝備等產業,推進數字化設計制造、智能化控制、過程自動化等先進制造技術和模式的開發應用,推動全省裝備制造業踏上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
自去年10月正式開工以來,恒天集團邯鄲特種纖維設備基地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基地規劃總投資10.8億元,建設年產90條(套)特種纖維成套設備,使特種纖維成套設備生產規模和水平位居國內第一。不久的將來,這里將生成我省裝備制造行業的又一支“生力軍”。
牽手中國恒天集團,只是我省裝備制造業擴大開放的一個縮影。“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充分發揮沿海和環京津區位優勢,積極尋求與國內裝備制造業百強企業、國際知名裝備制造業集團的合作,通過借梯上樓、借船出海,拓展領域,延伸鏈條,實現裝備制造業發展新跨越。
發展的路線圖已經繪就,關鍵是抓落實,快行動。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我省裝備制造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1-2月份,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79.9億元,增長28.6%,增速超鋼鐵增速一倍多,拉動工業增長4個百分點;行業整體市場訂單充足,產銷銜接較好,產銷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發展呈加速之勢,向著占比25%的目標前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