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的《“十二五”機械工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了機械的發展方向:1.總體增速平穩快速增長。2.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機械百強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到20%左右;3.注重基礎發展,改變基礎嚴重滯后于主機發展的局面;4.大力發展節能機電設備。
經濟引導機械發展
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成本的上升、城鎮化的發展,未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驅動因素將由過去的“出口+城鎮化”轉向“城鎮化+技術升級”領域:港機、造船工業已經基本建立起了國際競爭優勢,但景氣高峰暫時不在;工程機械正在形成競爭優勢,挖掘機和一些關鍵零部件空間還很大;新能源環保裝備、數控機床、高速鐵路設備、關鍵基礎件正在興起中;航空軍工設備行業也處于一個高端引進消化吸收的極端,增速會超出市場預期。
五大領域受益發展規劃
從《“十二五”機械工業發展總體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主要發展“高端裝備、新興產業裝備、民生用機械裝備、關鍵基礎產品和基礎工藝及技術”等五大領域。
高端裝備:先進高效電力設備、大型石化設備、大型冶金及礦山設備、現代化農業裝備、高效低排放內燃機、數字化智能化儀器儀表和自動控制系統。我們認為,以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為主的電力設備、現代農業裝備未來具有巨大發展空間。
新興產業裝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設備、智能電網設備、高檔數控機床及精密加工設備、智能印刷設備、工業機器人與專用機器人、大型智能建設機械和節能環保設備。新興產業中,風電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設備將受益于國家重點扶持。
民生用機械裝備:安全應急救災設備、醫療設備、消費品現代化生產和流通的“完整解決方案”、現代文辦設備等。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醫療機構的下沉,醫療設備將會有爆發性增長。
關鍵基礎產品:大型及精密鑄鍛件、關鍵基礎零部件、加工輔具。中國在大型精密鑄造件中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但在很多領域中關鍵基礎零部件還依靠國外進口,未來進口替代將成為公司/行業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大型智能工程建筑機械:混凝土機械、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等。城鎮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凸顯工程機械優勢,且工程機械在行業中具有規模優勢,并正在逐步擴大至其他零部件行業。很多產品目前正在發展壯大,獲取外資市場,而且很多新設計和新產品也在不斷發展,這些公司將雙重收益中國經濟發展和總體規劃方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