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計,2011年和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分別增長9.6%和9.5%,在二十國集團(G20)成員中仍然是最快的。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10.3%。中國政府定下的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8%,今后5年平均增長目標是7%。IMF的預計明顯超過中國政府的預期目標。
與此同時,IMF預測中國2011年通脹率將達5%,2012年為2.5%,在新興國家中處于較低水平,但明顯高于發達國家。
上周末的春季會議之后,IMF18日發布了“全球經濟展望和政策挑戰”報告。報告認為,新興國家經濟仍保持活力,但通貨膨脹壓力正在增加,經濟出現過熱跡象。報告指出,新興國家對熱錢流入和經濟過熱采取的措施不夠有力,將使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加大。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上周六在IMF春季會議上發表書面講話,批評發達國家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跨境資本流向新興國家,妨礙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穩定與復蘇。易綱承認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挑戰是通脹壓力增加。
對于中國經濟政策的評估,IMF認為,貨幣政策收緊已經使中國信貸增長開始放緩,但如果信貸重新加快,則危險性和不平衡性將增加,最后可能導致貸款質量惡化,房地產泡沫風險增加,通脹壓力擴大。
IMF報告建議,中國收緊銀根不應只是量化限制和調高準備金率,也應該多動用升息手段。中國央行從4月21日開始今年第四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IMF報告預測,今后幾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仍可能保持較高水平,預計2011年為5.7%,2012年為6.3%,2013年為6.8%,2014年為7.2%,在G20中僅次于沙特阿拉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