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李波在廣交會上披露,今年一季度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3603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業務量5063億元的70%。
自2009年7月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參與企業和結算數量均取得較快增長。2010年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人民幣結算業務5603億元。到去年底,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從365家迅速增加到6.7萬家。
據新華社報道,在當天的論壇上,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王受文說,受美元波動影響,中國企業當前的匯兌成本約占企業總成本的4%左右,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的推廣為參與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同時由于使用人民幣結算不存在核銷環節,資金不進入待核查賬戶,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一季度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猛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一季度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企業持有人民幣的意愿也大增,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升值超過1%。此外,從去年開始,央行為配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開展了人民幣跨境投融資試點,并允許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試點,為境外機構依法獲得的人民幣資金提供一定的保值渠道,打通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部分環節。
去年,境內試點地區由上海和廣東省的4個城市擴大到20個地區。央行曾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人民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年度工作會議上透露,繼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力爭將試點擴大至全國范圍。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企業對于在跨境貿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在本屆廣交會上,丹麗陶瓷潔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廣德說,該企業從去年開始積極推動其貿易伙伴使用人民幣結算,去年7月就成功和一位澳大利亞客戶達成人民幣結算協議,交易金額達到400多萬元。目前,該企業一年出口總額900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一半以上已經用人民幣結算。
相關新聞
央行貨幣互換規模達8285億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環境正在逐步成熟。昨天,中國人民銀行與新西蘭儲備銀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為250億元人民幣,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一次與他國簽署本幣互換協議。
至此,央行分別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阿根廷、冰島、新加坡和新西蘭等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總額為8285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央行與其他地區進行貨幣互換本質就是在其他地區注入人民幣流動性,這將提高人民幣的使用,同時也將降低簽約國在兩邊貿易活動中面臨的美元匯率波動風險,進而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