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族叉車工業的龍頭和國家創新型企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力”)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著力調整產品結構,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實現了連續20年在全國叉車行業中排名第一,成為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綜合實力最強的工業車輛研發、制造和出口基地。
多年來,“合力”高擎科技興企旗幟,走出了一條從技術引進到完全自主創新之路。堅持高起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以掌握行業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加強研發支撐體系建設。目前,該公司國家級技術中心涵蓋內燃車輛、電動車輛、工藝裝備、液壓系統、特殊車輛等專業方向,其技術研發能力代表了當前國內同行業的最高水平。
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上,“合力”通過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機制以及以市場效應為檢驗準則的創新激勵機制,即建立新產品、新技術效益提獎制、科技人員報酬與科研成果直接掛鉤等,使科技人員創新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通過科技創新與市場的聯動搶得先機,從而確保投放市場都是用戶需求的技術新品和精品。2010年,企業產銷量近6萬臺,實現合并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利潤同比增長200%左右,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科技創新的同時,“合力”堅持對企業進行脫胎換骨的內涵技術改造,全面提升傳統制造業技術含量?!笆晃濉逼陂g,企業通過自有資金和資本市場融資相結合,累計完成近20億元的投資,初步構建了以合力工業園為中心,以寶雞合力、衡陽合力兩個整機廠為西部和南方基地,以合肥鑄造工廠、蚌埠液力機械廠、安慶車轎廠及配套體系為支撐的戰略產業布局。
眼下,面對“十二五”戰略機遇期,勇于創新的“合力”人正按照“1234”戰略發展路徑,即“盯住一個目標”:鞏固并提升行業龍頭地位的絕對領導優勢,盡快進入世界工業車輛前五;“推進兩項改革”:產權制度改革與內部機制改革;“做強三大主業”:工業車輛、工程機械和關鍵零部件;“統籌四個發展”:統籌國內與國際市場發展,整機與部件發展、總部與分子公司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到2015年實現12萬臺整機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力爭150億元,致力于使企業成為中國工業車輛行業的領導者、世界工業車輛行業的領先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