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各國軍事工程機械的發展情況,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梯次:美、俄兩國為第一梯次,其軍事工程機械品種齊全、體系完整、性能優良、系列化程度高;英、法、德、日等國整體實力不及美、俄,但單項工程裝備性能先進,自主研發能力較強,屬第二梯次;其余國家和地區大都以引進為主,自主研發能力較弱,歸為第三梯次。隨著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戰爭的突發性和破壞性空前提高,作戰武器和裝備對工程保障的依賴性進一步增強,軍事工程機械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呈現出了新的發展態勢。
通用化、集成化、系列化程度高
為適應現代戰爭發展的需要,外軍對軍事工程機械進行通用化和模塊化設計,制定研制和生產的統一標準,提高產品與配件的互換性,以滿足戰場工程保障的需要。同時,合并功能類似的機械設備以減少類別,大力發展“一機多能”、“一件多型”的成套模塊化設備,使軍事工程機械集多功能于一體,大大方便搶修施工需要,縮短搶修過程機械設備調遣和協調所需時間。
在軍事工程機械的功能上,不但要求能夠完成推土、挖掘、裝運載、起吊、鉆孔等傳統土工作業任務,進而在綜合土方作業功能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掃雷、布雷、破障等作業功能的集成,使得軍用工程機械具有構工、破障、掃雷、布雷、通路標示、施放煙幕等多種作業功能。如美軍 M9“豹”式遙控陣地作業車是一種集設障、排障、構工和改進交通壕為一體的多用途陣地作業機械,車上帶有 12種輔助作業裝置,可進行推、裝、舉、壓、平、鉆、反鏟、攪拌混凝土、清掃、填砂袋、破混凝土、打樁、運木、拔樁、敲釘、鋸木以及掃雷等近20種作業。法軍工程兵為確保工程保障任務的完成,裝備了多用途工程車和多功能機械,其中多用途工程車可以實施叉裝、鏟運、推土、起重等多種作業,多功能機械裝有鏟斗、鉆機、粉碎機、灌木清除設備、裝卸吊鉤等作業機具,可以完成裝載、清障、叉、剪切、裝填砂袋等多項任務。
技術先進、可靠度高
發展數字化、信息化軍事裝備已是未來趨勢。外軍建設21世紀陸軍的重大舉措是逐步實現部隊數字化,美、英、法等國已各自制定了發展本國21世紀數字化陸軍部隊的規劃,而工程兵數字化建設將與陸軍部隊數字化同步發展。軍用工程機械作為重要的工程保障裝備,其數字化、信息化發展同樣受到高度重視,信息化軍用工程機械具有可精確控制和便于機群管理的明顯優勢。
面對未來戰場的復雜環境和科技力量發展的沖擊,研制遙控化、智能化軍用工程機械將成為未來趨勢。外軍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增強精確保障能力。
在信息化戰爭中,要避免工程作業人員的傷亡,就必須依靠無人化裝備;無人化軍用工程機械具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那就是可以在一些特殊環境中作業,如在受到核生化武器污染區域,在狹小、高溫場所,或在其它不適合作業手進入的環境。外軍對骨干工程機械提出了超可靠性要求,裝備可靠性能大幅提高,故障頻率顯著降低,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達2000小時以上,可靠性指標達99%以上。
機動性能好、快速部署能力強
伴隨著精確制導武器、激光、紅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軍事偵察手段日益先進,武器系統的命中率越來越高,破壞性越來越大,對戰場工程的快速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這同時也對工程機械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這一特點,外軍認為,工程機械的機動能力不僅是重要的保障力,而且是戰斗力,基于這一認識,外軍高度重視提高工程機械的機動性能,著力研制自身機動性強,可快速空運空投、集裝整運的工程裝備。
為適應“先發制人”的軍事戰略,美軍工程兵提出了“確保機動”的工程保障理論,要求在全球范圍96小時內部署1個旅,120小時內部署1個師,30天內部署5個師。為實現這一保障目標,美軍把發展機動性能好、快速部署能力強的工程裝備作為提高合成軍隊機動速度、應急反應能力和快速遠程部署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大力研制開發重量輕、戰術機動靈活、便于空運空投、易于快速遠程部署的工程機械,如萬用推土機,它不僅重量輕,戰術機動靈活,而且利用其懸掛可以在空運前降低車體高度,從而能夠適應輕型和快速反應部隊高機動、可空運的作戰需求。
偽裝防護性能好
未來高技術戰爭中戰場的透明度越來越高,工程裝備戰時被發現和毀傷的概率也越來越大,成為敵人打擊和破壞的主要目標之一,其生存和防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從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現代高技術戰爭的實踐來看,工程機械防護能力的重要性越發突出,這使外軍在改進現有工程機械和研制新工程機械時越來越重視提高其自身的防護能力,外軍將車載式工程機械裝甲化就是明顯的例子。美國和以色列軍隊列裝的D9裝甲推土機,不僅作業效率高,而且裝甲防護性能卓越,能夠承受輕武器以及肩射火箭彈的直接打擊,遭兩次地雷攻擊后也只受很小的損傷。
現代戰爭,隨著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武器系統的命中率越來越高,破壞性越來越大,從某種程度上講,戰場上發現即意味著被摧毀。
為提高工程機械的生存能力,外軍采用信息技術、隱身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發展多光譜、輕型化、內裝式、機動性和自適應偽裝裝備,超輕型偽裝遮障系統、紅外隱身和雷達隱身技術等得到廣泛應用。俄羅斯的多用途偽裝網和德國的多波段偽裝涂料,可以對付可見光、熱紅外、雷達等多波段偵察器材的探測,免受精確制導武器的攻擊;法軍在主力工程車上裝備了煙幕發射器、防御榴彈發射器和掃雷裝置,車體采用了復合和爆炸反應裝甲,大大提高了偽裝和防護能力,戰場生存能力很強;美軍在結構材料和車輛外表面大量選用低發射率復合材料和涂層,降低車輛的雷達暴露征候,并利用紅外隱身和雷達隱身技術開發電驅動裝置替代柴油發動機,降低高速運行工程車輛的紅外特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