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時間緊迫,本來需要3個月左右的訓練濃縮到2天。日方操作手沒有任何經驗,加上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很多時候都只能靠中日文字對照來進行交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客戶全面了解三一泵車并熟練操作是最大的難題。
“經過反復研究,三一重工方面和日方決定3名工程師和3名操作手分3組,配3名翻譯,以一對一的模式進行貼身培訓;培訓內容集中在操作、安全、保養、結構等最急需的方面;由于培訓時間短,大家都是忙到晚上12點才回到賓館休息,第二天早上5點就起床繼續工作。”戴達安回憶說。
經過高強度培訓和反復操作檢驗,兩天后3名日方操作手基本可以順利操作泵車。這些日方操作手也對來自中國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非常滿意。他們說,最大限度地發揮泵車的優勢,就是對三一最好的報答。
3月27日12時45分,歷經設備調試、陸海運輸、操作手培訓、打水測試共計8天左右的前期工作,62米泵車終于到達了福島核電站指揮中心。3月31日12點,62米泵車正式開始為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注水降溫,第一次注水之后,反應堆的溫度就得到了明顯下降。社會各界繃緊的神經也逐漸放松下來。
在整個注水作業中,三一泵車的表現都相當優秀。而作為三一特派技術支援力量,而彭延壽、周新安和戴達安也圓滿完成了對設備操作手培訓及服務工作。
根據救援工作的日程安排,圓滿完成任務之后,三位工程師即輪崗回國。當天,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的經濟商務公使參事官(商務參贊)呂克儉,代表大使館設宴送行,他高度贊揚了三一的奉獻精神和為日中友好、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也高度表揚了三一工程師的大無畏精神。
對于三一的馳援義舉和三位工程師的出色表現,日方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民眾都充滿了感激之情。4月1日,日本駐中國特命全權大使丹羽宇一郎致函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代表日本政府對三一的舉動表示感謝。4月15日,日本普通民眾福原先生來長沙旅游時,特意來到三一重工總部表示感謝。另外,日本友人竹內保雄也來信說:“三一重工的這番善意一定會對從今以后的中日友好起到重要的作用。”
讓三一成為“中國名片”,為“大長頸鹿”感到自豪
“最讓人自豪的是,三一這臺62米泵車卓越的性能得到了日方的認可,‘中國制造’再一次在國際救援中發揮了最大功效。”談起赴日救援的最大感受,三位工程師對三一這臺泵車贊不絕口。
這次赴日本參與救援的SY5502THB 62米泵車,是三一重工完全自主研發、擁有大量技術創新的國際領先的新產品,其穩定性、機構能力、泵送排量、車身尺寸、轉場靈活性等方面均有周密的考慮與計算——福島核電站塔高約46米,在泵車與機組保持14米的距離下,完全能達到為核電機組實施精確注水降溫的要求。
彭延壽他們教會日方人員操作的這臺泵車,優點不僅于此。戴達安告訴記者,這臺泵車每小時可泵送170立方的水,在工作12個小時的情況下,可將2040噸水注入核電機組,整車采用三一獨創的SYMC專用控制器,再加上先進的臂架減振控制技術和智能臂架控制技術,使得泵車在工作時穩定可靠。考慮到泵送的海水具腐蝕性,三一還隨車配備了充足的配件,其中砼活塞是泵送機構中關鍵部件,也是易損耗部件,采用三一獨有的砼活塞自動退回技術,可將原有的3-4小時砼活塞更換時間縮減至20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一的62米泵車在現場有最長臂架的優勢,日方在第五節臂架上安裝攝像頭和放射傳感器等儀器。當沒有注水作業任務的時候,三一泵車設備就肩負著另一個重要使命——伸展臂架從上空對機組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協助提供機組的影像和放射數據,取代了航拍。這也在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日方工作人員的安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