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個月,我國外貿總值突破百億美元。但從商務部人士處獲悉,全年外貿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11003.2億美元,同比增長28.5%。其中,出口5553億美元,增長27.4%;進口5450.2億美元,增長29.6%。專家表示,盡管我國出口面臨多重壓力,但外需強勁復蘇和相對增強的出口競爭力促使我國出口保持穩健增長。
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表現最為搶眼。前4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197.6億美元,增長22.9%,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6%。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1329億美元,增長26%;機械設備出口1037.1億美元,增長17.1%。同期,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平穩增長,其中服裝出口395.7億美元,增長22.9%;紡織品出口289.3億美元,增長34%。
盡管前4個月我國對外貿易保持了平穩發展,但商務部人士認為,全年外貿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
商務部人士指出,由于通脹從新興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蔓延擴散的態勢更加明顯,主權債務危機依然嚴重,日本大地震也為全球經濟復蘇增添變數,加上補庫存效應減弱甚至消失,國際貿易難以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同時,“許多國家更加重視通過出口緩解國內壓力,自顧傾向明顯,保護主義升溫,WTO多哈談判陷入停滯,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該人士認為,這都將影響今后國際貿易的發展。
證券研究人士同樣預計,出口增長強勁勢頭或放緩。一方面,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在自然災害、消減赤字、債務危機、貨幣收緊等壓力下,美歐日三大主要經濟體制造業和服務業PMI從2月的高位悉數回落,顯現經濟增長放緩趨勢。
另一方面,上述人士指出,中國、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為抗通脹紛紛提高緊縮力度,隨著政策累積效應的逐步顯現,其需求放緩是大概率事件。
再加上人民幣加速升值的主客觀條件進一步成熟,貿易條件的惡化也將促使出口放緩。
從貿易順差來看,今年一季度,我國曾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為2004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次。由于我國多年來一直維持巨額順差,當時引起極大的關注。4月我國貿易順差114.3億美元,回到100億美元以上規模水平。
“今年一季度的外貿逆差主要由于季節性因素和進口價格急劇上升所致,其暫時性已在4月份得到驗證。”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
估算全年貿易順差規模,市場普遍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進口增速仍將趕超出口,全年貿易順差有望回落至1500億美元左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