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放緩 進口增速或已見頂
另一方面,進口增速則呈下滑之勢。
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口1442.6億美元,進口金額在3月創出歷史新高后有所回落。并且,同比增速為21.8%,低于上月的27.3%,也低于市場預期。
從進口的量價情況可見,前期持續高漲的價格指數已開始趨穩,原油、鐵礦砂、銅、成品油等主要進口金額逐漸回歸到前期正常增長速度。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判斷,內需增長以及進口價格增長回落導致我國進口增長相對緩慢,進口增速或已見頂。
還不少市場人士將這一數據回落解讀為中國內需回落。
東吳證券宏觀研究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宏觀角度看,中國調控政策的累積效應正逐步顯現,內需下滑勢頭得到進一步驗證;微觀上,領先指標PMI顯示企業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庫存水平較高,庫存調整使得進口需求減緩。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日本進口貿易的快速下滑也是導致進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4月中國從日本進口同比增速為4.65%,較3月下降了12個百分點,地震災害導致日本相關產業鏈斷裂使得進口額快速下降的狀況逐步顯現。
順差激增 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改
出口強勁增長和進口疲軟導致貿易順差超預期,4月份114.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與上月和一季度的季度逆差相比,出現了大幅度的逆轉。
在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看來,貿易順差今年仍將保持在較高的位置上,同時,中國出口行業仍將保持較為強勁的競爭力,因此,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出現任何改變,反而因為本月的高額順差而出現加速的趨勢。
東吳證券人士也表示,出口再創新高顯示中國經濟增長能夠承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沖擊,決策層主觀上更有理由選擇匯率工具作為抗通脹的重要手段;而進口快速回落導致的順差上升從客觀上加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
“近期人民幣升值較快,未來若貿易順差繼續加大,加上輸入型通脹壓力難以削弱,預計二季度人民升值幅度將在1.5%至2%。”上述人士表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