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總資產突破百萬億
一季度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下降,銀行忙融資“補血”
5月15日,銀監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3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合計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01.2萬億元,同比增長 18.9%。分機構類型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9.8萬億元,增長13.8%;股份制銀行資產總額15.9萬億元,增長25.2%;城商行資產總額 8.1萬億元,增長34.4%;其他類金融機構資產總額27.5萬億元,增長21.0%。
城商行成資產增幅“急先鋒”
據記者了解,一般銀行資產中70%來源于貸款,另外30%包括向央行提交的存款準備金以及投資收益等。
一四大行人士表示,城商行資產總額增幅最大,說明在國內經濟依然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時候,城商行的放貸力度比過去更大;另外,其過去信貸投放基數比較低也是造成了城商行資產增速快的重要原因。
“今年信貸緊縮的目標下,四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已成為信貸壓縮主力。在此背景下,城商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趁勢搶市場加大信貸投放。”上述人士表示。
一季度資本充足率下降
銀監會數據還披露,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8%,較去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8%,較去年末下降0.3個百分點。
根據上市銀行一季報,五大行中,農行資本充足率為11.4%,未達監管要求;工行資本充足率下降幅度最大,較上年末下降了0.5個百分點。中小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也紛紛下降。
對于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下降的情況。中信銀行方面曾解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根據監管要求,首次將市場風險資本計入風險資產,并調整政府融資平臺相關業務風險資產權重,導致加權風險資產余額上升。
不少“缺血”商業銀行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了融資“補血”計劃。農行擬發行不超過500億元的次級債,中行也將發行320億元次級債,民生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特定對象發行47億股新股,華夏定向增發融資不超過208億元的方案已獲批,近期還披露擬發行不超過100億元次級債以補充資本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