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0個日日夜夜,克服了核輻射、余震等諸多危險,5月10月下午,三一重工赴日救援工程師戴達安、周新安和彭延壽在圓滿完成培訓日方操作手、開發遙感裝置等艱苦任務后,順利回國。
回國后,三位工程師馬上從上海轉機回到了三一重工長沙總部。在這里,他們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
在長沙黃花機場的接機口,“熱烈歡迎三一重工赴日核電站救援工程師歸國”的巨大條幅分外醒目。除了三一的接機團,一些普通民眾也加入到了迎接三位工程師的行列中,他們紛紛表示,這三位工程師是中國的驕傲,“之前在電視上沒有看到他們,這一次機不可失,我們要一睹他們的風采。”
當三人來到工業城行政樓門口時,這里更為他們準備了紅地毯、噴泉與禮花,以及夾道歡迎他們的300余張三一員工熱情的面孔。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等公司領導一一與三位工程師握手,言語中充滿著自豪與驕傲。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盛贊了三位赴日工程師的杰出表現,他說道:“三一泵車及工程師赴日救援決不是孤立事件,聯系到去年我們參與了舉世矚目的智利礦難救援,這充分體現了三一對國際社會的責任與擔當。三一作為一家為全球客戶提供機械設備的企業,這既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
會上,三位工程師講述了在日本的經歷,這是一個傳奇故事,這個故事關乎“中國英雄”,也關乎“中國制造”。
“我沒有想到會受到這種規格的接待,我們圓滿完成了赴日救援的各項任務,這離不開公司上下的關心,更離不開三一產品的高品質保障。”戴達安在會上說道。
“大約七個月前,三一重工曾以同樣熱烈的方式,歡迎過從智利礦難救援現場歸國的‘救援哥’郝恒。從郝恒到戴達安、周新安和彭延壽,這既是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傳奇,也是一個企業的傳奇,并且,這個傳奇還在續寫。”一位媒體記者如此評價。(本文來自三一 劉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