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16日表示,到今年年末,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會下降到4.2%到4.3%。他擔憂,未來5-10年,中國都將處于高通脹的壓力之下,對此他建議“貨幣政策要謹慎,財政政策要擴張”。
李稻葵是在里昂證券中國投資論壇上做出上述判斷的。他認為,支撐CPI增速在年底回落到4.2%到4.3%的因素主要包括農產品生產改善、貿易順差減少以及貨幣政策的緊縮。
從全年角度看,他預計通脹水平在4%-5%之間。而目前我國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25%,之間存在著0.75個百分點的負利率。李稻葵建議,從學術角度,應該通過加息等貨幣政策縮小這種負利率,保護存款人利率。
李稻葵同時對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的通脹壓力表示擔憂。在他看來,全世界已經進入了高通脹的年代,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需要更多的商品來支撐,這就造成整個世界將會處于一個對農產品、原材料需求越來越高的階段,推動今后十年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
對此,他建議,貨幣政策要謹慎,財政政策要擴張。他指出,通脹并非簡單的經濟問題,更多的是社會問題,因為其導致收入分配差距越來越大。政府必須更多地依賴于財政政策,一方面要減稅,特別對于原材料的使用者和能源的消費者;另一方面,政府應該更加積極地來補貼低收入階層。
至于今年經濟的增長,李稻葵預計今年GDP的增速在9.3%到9.4%。而未來五年經濟增速應該維持在9%左右,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其一,中國仍有巨大的經濟發展空間,城市化推動未來經濟發展;其二,中國仍有大量的基礎設施需要投資,比如抗震設施;其三,中國存在巨大的消費潛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