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國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分別上調,分別正式施行歷史最高的21%和17.5%。
銀根前所未有的收緊,帶來的連鎖反應是眾多中小企業資金鏈更加繃緊,它們中的大多數正面臨一場比金融危機更為嚴峻的考驗,這也已經得到國家部委層面的關注。
5月初,工信部通知各省市主管部門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據悉,調查涉及中小企業資金缺口、民間借貸實際利率、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中小企業戶數等16項內容。
中小企業倒閉并不是危言聳聽,日前溫州3家老牌企業——三旗集團、波特曼(餐飲連鎖企業)、江南皮革,便接連因遭遇資金鏈斷裂而破產或倒閉。據記者了解,面臨倒閉的企業面正在擴大。如今的中小企業,比金融危機時面臨的壓力更大。
中小企業“很受傷”
上述3家溫州企業關門的原因,多因“差錢”。
據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介紹,因為擴張太猛,后續資金跟不上,三旗集團目前尚欠銀行1.23億元,其在樂清的多數固定資產已被凍結或轉讓。波特曼則是因戰線拉得太長,企業經營涉及中餐、西餐、酒店等多個行業,卻沒有相應的資金和人才支撐。
周德文還表示,導致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的因素很多,但資金鏈斷裂的比例至少占三成。如果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現象得不到改變,下半年將有更多中小企業倒閉。
目前,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由于抗風險能力差,中小企業已然成為最經不起打擊的群體。
1~4月份,我國貨幣供應增速回落,新增貸款繼續趨緩,而從4月份看,貸款余額環比持續放緩,但同比增速仍高達17.5%,快于名義GDP增速,企業盈利也一直在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從總量上看,我國實體經濟中整體流動性仍較為充裕。
“總量充裕不等于結構均衡。”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馮立果博士解析說,事實上,流動性在不同規模企業之間存在廣泛的不均勻分布。多次提高存準率和利率,對不同規模企業融資的總體效應是:大企業有所影響,但影響不大;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招工難、用電難、融資難,加上生產成本增加,在多方因素夾擊之下,不少中小企業經營堪憂。如今的中小企業,比金融危機時面臨的壓力更大。
“融資方面面臨的形勢嚴峻。”格蘭仕集團助理總裁劉貴中告訴記者,一系列緊縮措施實施以來,企業融資難度明顯加大,一方面銀行給予企業的貸款授信額度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加息和利率上浮令貸款成本顯著提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