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管理出效益的迫切需求,日前,鴻得利已加快企業信息化推進的工作,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已經進入了上線前一個關鍵時期。據ERP項目負責人、信息部副部長何華介紹,從各項數據的準備與導入情況來看,公司的ERP項目的推進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各相關單位對于該項管理信息化工作給予了積極的配合,ERP上線后公司的資源優配置(管理)水平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企業通過ERP系統可以將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進行一體化集成,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也是企業實施全面科學管理核心思想的實現平臺。為促進ERP項目的推動工作有序、高效,在推進過程中,公司ERP項目組按照分模塊、分階段的方式逐步推進。即將上線的ERP系統包含3大功能模塊:物流管理模塊、財務管理模塊和生產控制模塊。
何華稱,整個ERP項目的應用過程分為三個指標性階段,分別為:功能性指標階段、管理性指標階段和經營性指標階段。
功能性指標即基本數據的收集、錄入,各種編碼的制定的完成等基礎性目標,這些基礎數據對應聯系的企業資源是企業進行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所必不可少的物質要素,企業資源則通過基礎數據的形式表現在ERP系統中。ERP系統對基礎數據的各種加工處理過程實際上就是對相應的企業資源管理和配置的過程。要想有效地管理企業的信息,就要明確這些基礎數據的特點和理解基礎數據之間的關系,認清基礎數據在ERP系統中的位置,最終達到正確、充分且有效利用這些基礎數據提高生產準確性目的。因此,項目組在梳理這些數據的時候,做了大量的工作,力爭把基礎數據的誤差降到最小;管理性指標是指對基礎數據的挖掘、分析、應用、控制階段;而經營性指標階段是指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做出決策、制定戰略等。
從公司ERP項目推進的情況來看,三大模塊在流程上已經形成。其中物流管理模塊的功能性指標階段已經完成,開始向管理性指標階段轉變。物流管理模塊包含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和庫存控制,借助ERP系統,采購部門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合理地采購零部件,把零部件庫存占用降到最低;財務管理模塊在ERP整個方案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涉及到不同系統的轉換,該模塊目前仍處在基礎數據的整理階段。ERP中的財務模塊與一般的財務軟件不同,作為ERP系統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統的其它模塊有相應的接口,能夠相互集成,資源共享;ERP最核心也是最難實施的一部分是生產控制模塊。這一部分的零件編碼、物料清單等也已基本梳理完畢。生產控制模塊的核心思想體現為以計劃為導向的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它將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有機結合在一起,讓企業能夠有效的降低各種庫存占用,提高管理效率。同時各個原本分散的生產流程的自動連接,也使得生產流程能夠前后連貫的進行,不會出現生產脫節,耽誤生產交貨時間。三大模塊的緊密融合,才能真正實現ERP的成功上線。
何華表示,ERP實施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項目組會按照計劃堅持不懈的將該項目推行下去,促進物流、財務、生產各個環節緊密相扣,不斷優化現有的企業管理流程,讓ERP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最終實現工作流程及決策的科學化,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和競爭能力,促進企業的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