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以機電產品回收再利用為主要內容的再制造業,將在我國“十二五”期間全面提速。
在21日舉行的2011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循環經濟將在工程機械機床、汽車業及新興產業的再制造上大力發展。目前發改委在一汽、二汽、上海大眾等14家國營大企業及其他大企業的試點,工信部在工程機械機床方面35家企業的試點顯示,再制造業在質量性能不低于新品情況下,成本只有新品50%,節能60%以上,節材70%以上,環境不良影響顯著下降。隨著“十二五”規劃把再制造業列入節能環保產業,我國再制造業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裝甲兵工程學院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濱說,把廢舊裝備集中起來,拆解后進行毛坯修復,重新服役,就是再制造,也就是廢舊機電產品高技術修復改造產業化。目前美國再制造業年產值1000億美元,100萬人就業,是美國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機械裝備時效取決于薄弱零件,薄弱零件性能恢復提升,裝備整體性能就能提升,壽命還可以延長。“解決磨損、腐蝕問題至關重要。據調查,2002年我國因機械產品腐蝕損失近6000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5%。根據中國工程院摩擦學調查報告,2006年我國機械產品因摩擦磨損損失9500億元,占當年GDP的4.5%,加起來接近GDP的9.5%。而發達國家二者相加損失僅占GDP的4%至5%。只要解決10%的損失,全國每年可節約1550億元。”
第十屆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毛如柏說,目前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銅礦石超過60%,鐵礦石接近70%。與此同時,我國每年產生大量報廢或廢棄產品。2009年,全國廢舊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和電腦廢棄量近9千萬臺。手機近2億部。“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對經濟發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都是一種理念創新、路徑創新、模式創新。循環經濟促進法已于2009年1月1日實施以來,配套法規還不夠健全,有關部門在加大執法力度同時,要加快完善循環經濟促進法配套法規建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