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杭鋼三江礦業有限公司(下稱三江礦業)的采礦場位于新桐鄉大山頂石灰巖礦區,目前采用水平臺階、中深孔爆破開采方式,鉆孔設備全部為阿特拉斯·科普柯品牌的鉆機,包括兩臺ROC D7全液壓露天鉆機和兩臺ROC L6全液壓露天潛孔式鉆機,這4臺鉆機承擔了三江礦業公司的全部鉆孔和部分道路掘進、平臺整理等任務。
大山頂石灰巖礦區石灰石含硅量較低,巖體中的溶洞較多,對于普通液壓鉆機,經常會出現卡鉆現象,而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自帶的自動防卡系統能夠很好地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 目前,從三江礦業大山頂礦區的設備數量上看,至多只能算是中型礦山,鉆孔、爆破、鏟運等各種作業人員也只有八九十人,但是從500萬t的年產量上看,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型礦山。“我們依靠中型數量的裝備卻達到了大型礦山的年產量,高效率的作業離不開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的大力幫助”,三江礦業副總經理高成旺先生肯定地說。
高效率鉆機
三江礦業大山頂礦區的場地最初規模比較小,2002年以前年產石灰石五六十萬噸,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在后期產量擴張過程中,由于地形復雜,坡度較陡,需要進行大量的基建工作,特別是平臺整理。此時,三江礦業于2002年購買的第一臺阿特拉斯·科普柯ROC D7鉆機的優勢就很好地展現出來了。ROC D7鉆機可以打不同角度的孔,前伸寬度甚至可以達到4m多。因此在道路掘進、平臺整理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后期的產量大幅擴張奠定了基礎。
隨著采礦量的不斷增加,三江礦業在2003年購買了第一臺阿特拉斯·科普柯ROC L6全液壓露天潛孔式鉆機。ROC L6高效的生產力是三江礦業傾心于阿特拉斯·科普柯的關鍵因素。“ROC L6鉆孔直徑大,為140-155mm,穿孔每米僅要2-3min,”高經理說道,“而且我們每天要求的進尺非常大, ROC L6一天可鉆300m,形成幾萬噸的礦石儲備,供后期的爆破和鏟運。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追求高效率的企業來說,ROC L6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三江礦業目前已經完全實現了全機械化的開采,平臺14m,鉆孔深15m,孔距6.5m,排距4.5- 5.5m,孔徑140 -155mm。一天兩個臺班,每臺班一名操作工人,并配備一名輔助工人進行換機油、加柴油、清理炮孔等工作。每天工作12h,兩臺鉆機的月產量可達40多萬噸,目前的年產量500萬噸。“我們還計劃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突破這個產量,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加大對工人的培訓力度,提高操作和維修保養的技能”,高經理說道,“盡管第一臺ROC L6鉆機購買于2003年,但由于鉆機的質量很好,加之我們維護比較到位,鉆機的各項性能都很好,這也是我們進一步提升產量的基礎。”
安全與環保
在2002年三江礦業第一次采購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的時候,民營采礦企業普遍使用的是手持式鑿巖機進行作業,效率低姑且不說,由于沒有集塵裝置,采取的是干式開采,所以作業現場經常是灰塵滿天。同時,由于采用鉆孔爆破開采的方式,大量使用人工操作,對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都非常不利。
三江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高成旺
三江礦業始終把保護環境和人員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除了考慮到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的高效率外,設計更加環保也是吸引三江礦業集團選擇阿特拉斯·科普柯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集成了先進的集塵裝置,使得作業現場基本上看不到灰塵,而且只需兩個工人來操作,因此大大提高了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采礦企業的存在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但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采用更先進、更環保的采礦設備是必然發展趨勢,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的環保性能與三江礦業對于環保責任和理念是一致的。
持續合作
2002年,三江礦業董事長蔣建榮先生途徑寧波一家礦山,看到了正在以驚人效率工作的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當時民營采礦企業普遍使用的手持式鑿巖機孔徑最大是42mm,而阿特拉斯·科普柯鉆機當時的鉆孔直徑就達到90mm,先進的集塵裝置極大地改善了施工條件。在多次派出技術人員到現場觀摩后,三江礦業決定購買第一臺全液壓鉆機——阿特拉斯·科普柯ROC D7鉆機。在感受到鉆機的高效率后,三江礦業在2003年又購買一臺ROC L6鉆機。
“采礦行業的發展趨勢是規模化和高科技化,新的采礦技術和采礦設備的應用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2010年和2011年,三江礦業又分別采購了ROC L6和ROC D7各一臺。依靠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的兩臺ROC L6鉆機和兩臺ROC D7鉆機及其他設備的配合,加之對采礦作業科學的管理,三江礦業大山頂礦完成了從高臺階、小爆破的開采方式向水平臺階開采、中深孔爆破等大型礦山主流開采方式的轉變。
這個巨大的轉變是三江礦業取得的成就,也是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以最優質產品服務客戶的最好明證。隨著三江礦業開采量的擴大,阿特拉斯·科普柯將繼續與三江礦業攜手創造更大的輝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