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式成長的行業不只是互聯網。受惠于城鎮化,力士德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士德)每年的銷售額都是前幾年的銷售總和。今年是公司成立第8個年頭,預計年銷售額為26億元;2010年,其銷售額為8億元人民幣。“翻番都太慢了,我們還會以150%以上的速度成長。”力士德總經理代永海說。
機械行業,全世界都向中國看。中國的市場容量毋庸置疑,資本市場已有工程機械板塊,已經容納了徐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龍工等多家上市公司,不乏銷售規模上百億的公司。力士德成立于2004年。在這個巨頭林立的行業,力士德有什么獨特的競爭力?
不同于上市公司的相關多元化,力士德目前只生產挖掘機。挖掘機因為技術含量高、市場大、利潤高,在工程機械中的地位,就好比是皇冠上的明珠,多年來一直被洋品牌壟斷。相比本土同行,力士德最大的比較優勢就是團隊。這個由山推(世界推土機制造巨頭)出來的創業團隊,在工程機械行業擁有三十余年的經驗,在挖掘機領域也有近十年經驗。山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與日本小松在多方面合作,其中包括挖掘機。代永海在技術、管理、銷售等多方面均受小松影響深遠。日式的精益化管理、對技術的追求,已經融入力士德的血液中。他很少穿西裝,平時在辦公室就穿工裝,他說小松、日立的高管也如此。他的口頭禪是“改善”。改善帶來的不僅是高品質,還有高利潤。他透露,力士德的利潤率要比行業巨頭高出至少三個百分點。
力士德總經理代永海
這個團隊的另一大優勢是前瞻性。曾做過8年計劃員的代永海早已歷練出“看勢看三年”的眼力,無論是宏觀政策、行業格局還是產品開發,力士德均未犯過錯,幾乎沒走過彎路。按照代永海的規劃,2013年,力士德銷售額要達到100億,此后,公司走相關多元化路線。代永海的目標,還包括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目前挖掘機的高端零部件均掌握在日資企業手中。小松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高精尖代表,力士德的產品也總是被業界拿來與小松相提并論,它就是“中國式小松”。目前,力士德在大阪和青島籌建研發中心,引進日本專家。
此外,力士德的“出身”也具有一定優勢。工程機械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行業。如果是純民營企業白手起家,生存較難;若是純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又不太靈活。力士德則是由國有企業山推公司和民營企業常林集團(有農機行業背景)共同出資組建,在襁褓中就能得到兩大股東在資金、技術、渠道、政府資源等方方面面的支持。2008年,山推因故退出,最終成就了力士德的股份制改造,去除了其通向資本市場的主要障礙。
硬幣都有兩面,背靠大集團也可能成為力士德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目前,力士德的管理團隊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股權激勵。如果大股東自身要進一步投資工程機械相關行業,力士德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會受限。接班人問題也可能會是力士德的風險,代永海今年59歲,很可能面臨退休問題。
在外部,力士德也遇到強有力挑戰。三一重工等上市公司都對挖掘機虎視眈眈,且憑借其品牌和強大資本,在規模上已占據優勢。力士德在做大的沖刺路上,勢必與巨頭短兵相接。其當下的應對之策是引進九鼎資本等私募投資,沖刺IPO,打造品牌,壯大資本實力。
點評
公司發展迅速,在行業內競爭優勢明顯,屬于國家十二五規劃支持產業,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推廣,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