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點定位求突破
今年6月,地處臨沂的山東常林集團年產60萬套液壓主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投入試生產,這標志著擁有自主產權的中高端液壓件實現國產零的突破,徹底打破了高端液壓件100%從國外進口的局面。與之相配套,年產40萬噸精密液壓鑄件項目和年產3萬臺液壓挖掘機項目也已奠基。這三大項目總投資達60.7億元,全部達產后銷售收入可達378億元。
從傳統機械領域切入高端裝備制造,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常林集團是臨沂市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強市戰略,工業高點定位調結構,促進工業由“臨沂制造”到“臨沂智造”浪潮中的一個縮影。
地處魯南蘇北的臨沂,同全國其他大多數革命老區一樣,工業結構中傳統產業居多,科技含量少,產品附加值偏低。要趕超,創造發展新優勢,“高點”和突破點選在哪里?
臨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少軍明確指出:“在科學發展的新形勢下,發展工業決不能走過去那種單純追求數量和規模的低層次發展的老路,而是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和市場需求的新變化,走新型工業之路,就是要大力發展科技含量比較高、質量效益比較好、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新型工業。”
為落實新型工業戰略,臨沂市大力實施“新興產業倍增、百億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壯大、傳統產業提升”四大工程,著力抓好結構調整、技術改造、技術創新、企業管理、兩化融合、節能降耗等重點,不斷增強工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新型工業強筋骨
科技興工,自主創新,壯大產業集群,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企業“走出去”……正推動革命老區臨沂市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越走越快。
2010年,臨沂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093.5億元,同比增長16.4%,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利稅409.9億元,同比增長31.7%。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897戶,同比增加234戶。八大支柱產業產值394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512.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31.22%,比年初提高2.31個百分點。實現19只股票在境外上市,數量居全省第一。
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新醫藥及生物、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四新一高”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實施了山東臨工2萬臺中大型挖掘機、常林機械60萬套重大裝備液壓件、中文沂星5000臺純電動客車、新大洋30萬輛微型低速純電動車、巨皇新能源20兆瓦光伏跟蹤電站、浪潮集團LED照明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去年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600余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12%左右。
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競相發展。木業、食品、機械制造、復合肥、紡織等八大支柱產業和20個產業集群銷售收入2100余億元,利稅170余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35%。這幾年臨沂市一口氣抱回了“國家優質人造板生產基地”、“國家優質復合肥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功能性生物糖產業基地”等響當當的牌子。
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2010年共實施工業技術改造項目1630個,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80億元,同比增長29.4%。臨沂市國家級、省級、市級技術中心分別達到4家、37家和122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2家。
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努力實現綠色增長。“十一五”期間,臨沂共淘汰立窯生產線90余條,淘汰焦化企業20余家,淘汰小煉鐵、小軋鋼、鐵合金煉爐20余座,關停小火電機組10臺。臨沂市萬元GDP能耗“十一五”期間下降23%的目標如期完成。
揚帆再踏新征程
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務鋒認為,要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推動老區跨越發展,就必須堅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到最前沿來推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優勢。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規劃部署,“十二五”期間,臨沂市將繼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強市”戰略,突出新興產業培植、骨干企業擴張、產業集群壯大、傳統產業提升四個重點,實施“7521”工程,即提升食品、冶金、建材、機械、化工、木業、紡織七大傳統產業,培植“四新一高”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20個產業集群,扶持100戶重點企業。
建成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建設魯南蘇北最大的現代化工建材生產基地;實現由農業種養殖大市向食品加工業強市的轉變;打造全國最大的優質板材加工基地和高檔家具生產基地。努力在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形成規模和競爭力,力爭“十二五”末實現產值150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0%。支持江泉、金鑼、臨工、魯南制藥、常林、恒通等現有骨干企業加快發展提升。力爭“十二五”末六大重點產業集群產值達到5000億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