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統計局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1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據統計,1至6月份,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1.5%和17.6%,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下降了5.8%。
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認為,這其中有經濟增長的周期性因素,上海有四個年份出現過負增長,1966年、1977年、1989年,還有1999年,出現過負增長,按照這個來看還是有周期性因素,大概10年左右有一次下降。
他分析說,從短期因素來看,固定資產出現負增長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正常反應和上海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但一些重點領域投資大幅增長,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效應明顯。
蔡旭初說,非公有投資保持增長,其中股份制經濟投資增長達到10%以上,外商投資增長5.4%;二是在民生投資領域得到了重點保障;三是工業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其中生物醫藥投資增長88%,電子信息投資增長40.9%。
蔡旭初表示,上海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的幅度正逐步減緩,上半年5.8%的降幅,比一季度縮小了2.3個百分點,下半年預計還會進一步收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