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協會人士羅百輝認為國內工程機械零部件制造商需在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
1.當地化生產,縮短訂貨和交貨時間,生產接近用戶,通過專業化生產來使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形成一個合理的經濟規模,同時確保部件質量和依托部件實現企業本身的技術特色。
2.注重關鍵部件與主機的集成設計,以及進一步提高零部件的標準化和通用化率,最大限度地簡化維修。
放眼全球,業內企業兼并重組加劇,生產集中度和專業化生產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組裝廠,發動機、傳動系統、液壓系統、控制系統基本上包給專業廠生產。如生產發動機的美國CUMMINS公司、德國DEULTS公司,生產傳動件的德國ZF公司、美國ALLISON公司,生產液壓件的德國REXROTH公司、美國SAUER公司等發展日益迅猛。就是在巨頭企業內部也在進行整合。如卡特彼勒公司雖然有幾十個工程機械廠,但動力換擋變速器則集中在公司所屬的東皮奧里亞工廠生產。這樣,箱體加工廣泛使用柔性生產線、柔性加工單元、齒輪加工、行星輪架的加工、離合器殼體的加工以及齒輪熱處理,均采用高效設備。各廠液壓缸集中在朱利葉工廠制造,驅動橋則集中在奧羅蘭工廠制造。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