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隨著新一輪五年規劃的實施,商用車市場的表現并沒有預期那樣好,而是表現出低迷態勢。據統計,上半年商用車市場產銷均出現負增長,產銷分別為211.11萬輛和221.49萬輛,同比下降6.07%和3.67%。
2010年汽車的快速增長必然拉動了汽車車橋行業市場的增長。總體來說,車橋行業市場是呈快速增長之勢的,但隨著今年上半年商用車放緩前進的“腳步”,商用車車橋行業也跟著不景氣。
無論從重要度來講,還是從價格來看,車橋都是商用車上僅次于發動機和車身(駕駛室)的三大核心總成之一。過去,國內商用車整車企業的發展戰略是車身必須自制,發動機立足或爭取自制,而車橋則一般采用社會資源.然而,隨著近年商用車市場,特別是中、重型卡車市場競爭的加劇,為了在核心總成上不受制于人,國內一汽,東風和中國重汽等主要商用車企業要么投巨資、重兵布局發展自己的車橋業務,要么積極主動與有關大型車橋生產企業建立長期戰略聯盟。
重型車橋市場
2011年上半年,重型橋市場競爭激烈,國內重型車橋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汽改、東風車橋、濟南橋箱廠、陜西漢德車橋、上汽依維柯和安凱車橋等幾家企業,這些企業幾乎占到國內重卡車橋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結構方面,單級驅動橋的使用比例越來越高;技術方面,輕量化、舒適性的要求逐步提高。
輕型車橋市場
輕型整車廠車橋采購體系相對開放,集中度不高,競爭相對比較激烈,以曙光車橋、湖南車橋、合肥車橋、義和車橋和江鈴底盤等企業為代表。其中,曙光車橋連續多年位居輕型汽車車橋行業產銷榜首。
大型客車車橋市場
大中型客車企業車橋市場自主生產占多數,社會化采購主要集中在宇通與金龍等企業。
我國大中型客車市場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發展的潛力不容小視,配套市場的前景依然被看好。
商用車車橋廠家及配套情況商
汽車工業的發展帶動了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作為汽車關鍵零部件之一的車橋系統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各生產廠家基本上形成了專業化、系列化、批量化生產的局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