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變魔術般,堆積有足球場大小、3層樓高的無法入爐冶煉的報廢汽車、彩鋼板、鐵質易拉罐、廢舊家電殼、油桶、自行車等雜亂廢鋼,經過北方重工廢鋼破碎生產線快速“吞吐”,僅用一天就處理成直接入爐的“精料”到今年8月底,應用于遼寧匯豐爐料公司,北方重工集團研制的我國第一條大型廢鋼破碎生產線已在法庫成功運轉一年整,累計生產精品廢鋼20萬噸。8月29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因為品質好,成品廢鋼受到撫鋼、通鋼、大鋼等的青睞,三家鋼廠甚至派采購人員駐廠搶購。
從“傳統制造”走向“綠色制造”
2006年至今,北方重工以“重大裝備、高端成套”為主攻方向,在盾構機、球磨機等明星產品基礎上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低碳、節能環保的綠色經濟,把國家鼓勵發展的市場前景廣闊的朝陽環保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現已成功開發出廢鋼破碎處理、工業廢渣資源化利用、秸稈制備人造板、尾礦資源回收等多項先進技術,總投資達2.3億元,年產值迅速占據全集團的10%份額,真正從“傳統制造”走向了“綠色制造”。
北方重工集團董事長耿洪臣說:“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努力成為推行低碳經濟的先導力量,把持低碳經濟和技術標準的制定權,綠色標準、環境友好、低碳等技術性貿易壁壘會進一步抬高。提高中國制造的全球競爭力和在全球制造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綠色制造是必由之路,這也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方向”。
綠色制造路上“未雨綢繆”
在綠色制造的路上,北方重工未雨綢繆。以法庫這套年產40萬噸的廢鋼破碎生產線成套設備為例,每套生產線價格僅為國外同等規格、性能進口產品的1/10,可節約外匯1.8億元;由于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每年可為我國節約鐵礦石80-120萬噸,節約焦炭40萬噸,折合標準煤約為39萬噸。
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廢鋼是鐵礦石的唯一替代品,廢鋼破碎機是當前世界廢鋼行業公認的最先進、高效的廢鋼加工設備。”
北方重工的廢鋼破碎生產線,打破了社會廢鋼回收利用的最大瓶頸即高昂的物流成本。以載重50噸卡車為例,如果運輸散料廢鋼,最多只能裝載17噸,但將廢鋼打包成旅行箱大小的塊料,可裝載到45噸。為此,北方重工集中力量攻克廢鋼破碎機破碎打包塊料技術難關,發明了超強打擊破碎能力的錘式轉子有效破碎打包塊料,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而且由于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回收半徑擴大了一倍多,過去遼寧匯豐爐料公司回收廢鋼的最遠距離不能超過錦州,現在則可到達北京。
在國內諸多領域大顯身手
北方重工綠色制造的成果,正在國內諸多領域大顯身手。飛馳的京滬高鐵上、南水北調工程,到處都有用北方重工設備生產出來的“礦渣水泥”。
礦渣是高爐煉鐵的廢渣,煉制一噸鋼大約產生0.4噸礦渣,我國累計儲放礦渣有幾十億噸之多,是大量堆積的主要工業廢棄物之一。但是將礦渣粉制成礦渣微粉(簡稱礦粉)便成為新型環保綠色建材原料,可等量替代水泥。
2005年以前,礦渣立磨完全依賴進口,價格極其昂貴。2006年,北方重工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MLK2650礦渣立磨,可以直接取代進口。開發當年就推出4臺,使進口設備大幅降價。五年間,北方重工銷售的礦渣立磨50余臺,僅天津地區正在運行的礦渣磨就有6臺,共處理廢渣3000萬噸,回收鐵15萬噸,節電15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0萬噸。北方重工也因此獲得了5項與礦渣立磨相關的專利,并制定出《礦渣水泥立磨》的國家行業標準。
現在,北方重工正在研究利用率非常低的、污染更為嚴重的鋼渣處理技術,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并且通過新型節能粉磨技術,將黃磷渣、煤矸石、爐渣等工業廢渣有效利用制備水泥,使更多的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
在綠色制造之路上,北方重工還是我國惟一具備設計和制造年產5萬立方米以上規模大型人造板生產線成套設備的企業。特別在秸稈板生產線中,采用了多項自主研發的節能專有技術,綜合能耗比相同能力的木質中密度纖維板生產線降低50%以上。
“北方重工將秉承"綠色制造"這一理念,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過程中積極推進。我們正在廢鋼鐵利用方面加大研究深度,在全球范圍內積極尋求合作伙伴,爭取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北方重工也在積極研究探索處理中厚鋼材的全自動液壓廢鋼剪切機、廢舊汽車和廢家電電路板等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回收技術、民用生活垃圾處理利用等相關技術”,耿洪臣對記者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們以"重大裝備、高端成套"為主攻方向,產品全面貫徹國際標準,精干優化主業,做強做大產業。201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0億元,把北方重工打造成為具有核心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重型裝備龍頭企業,為沈陽的全面振興,為國家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