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是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去年同期相較的增幅。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再邁大步,多年少有。由于規模以上工業占到全部工業的六成,故這一增長決定大局。
??盡管非典對工業的影響不像對服務業那樣直接和猛烈,但不利因素和滯后效應不容小覷。難度估計得充分一點,“預案”做得更細一點———省工業領導小組緊急部署,31個調研小分隊急赴基層,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逐一摸底。
??針對性很強的應對之策,直擊非典給生產造成的各種困難:做好能源調度,4月末起確保電力供應;適度增加對出口型企業的流動資金投放,加快技改扶持資金的投入;幫助攀鋼、峨鐵、川化等大宗產品生產企業解決鐵路運輸困難;幫助醫藥用品生產企業辦理生產許可證,調劑所需緊缺物資……
??更為重要的,是兩個“信息化工程”加快進程———一是公共信息管理系統,旨在有效調度信息資源以服務企業;二是工業經濟預警預測體系,旨在建設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
??多管齊下的效果,在月度報表上呈現:受非典影響最大的5月,四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6個百分點。
??
效益:凈利潤53.43億元
??1—5月規模以上工業凈利潤達53.43億元,比去年同期漲四成,增長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這點殊為不易。因為非典造成的市場受阻、物流不暢、運輸費用上漲等,直接沖擊著企業的營銷和利潤。
??營銷創新成為當務之急。“非接觸經濟”走上前臺,網上營銷、信函營銷、電子商務等,開啟了異地商洽、交易的通道,以金路樹脂為例,網上拿到訂單上億元。同時,隨著抗非典的進程,不少企業及時派出和調整營銷力量,有的還積極開辟出口代理新渠道。由此,1—5月工業品銷售收入11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兩成多。
??越是困難越要練內功。一組向好的效益指標,是改革不停步、管理不松勁、增長有效益的有力佐證: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16點,同比增加11點;勞動生產率同比每人增加近萬元……
??
技改:投資量中西部第一
??重點技改項目的帶動,不僅在于當期的投資拉動效應,更體現為工業發展的后勁。能否抓住非典時期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和機遇,技術改造舉足輕重。
??前4月,全省技術改造完成投資7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增幅高出全國33個百分點,完成量列中西部第一。其間,制造業完成投資近60億元,占技改總量八成以上。
??763個施工項目,突出“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主題,孕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防治非典的項目特事特辦,“雙高一優”項目加緊實施,招商引資項目狠抓落實……對重點項目的全過程服務、動態跟蹤調度等體系,在非常時期加速建立。
??在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引導下,高達40億元的民間資金撐起了技改投資半壁河山。
??
支柱:貢獻率近八成
??電子信息、醫藥化工、飲料食品、機械冶金、水電———五大支柱產業,表現不俗。從生產看,完成增加值298億元,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7%;從效益看,實現凈利潤45億元,占全省利潤總額的84%。
??數字的背后是“一號工程”瞄準電子政務升溫、電子商務提速,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是重大裝備制造基地建設快馬加鞭,東方、二重、攀鋼等機械冶金“龍頭”進入上升通道;是醫藥化工企業應對非典時期的特殊需求,開足馬力生產適銷產品;是飲料食品企業迎戰市場低潮,保持利潤冠軍;是水電業努力走出低谷……
??省委八屆二次全委會后,全省工業發展“一盤棋”謀定:培育大公司大集團與發展中小企業是兩個重點,建設創新企業、誠信企業、信息化企業是三個目標。重點地區、支柱產業、骨干企業,成為第一方陣。與五大支柱領跑相呼應,成都、德陽、綿陽、攀枝花、宜賓、樂山、自貢、瀘州等重點地區爭做貢獻。
??眼下,非典疫情雖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帶給我省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還將持續一段時期。重點挑重擔,工業經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