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表彰大會上,三一集團榮獲“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稱號。消息讓三一為之振奮。獎項的獲得,意味著三一努力營造的企業與員工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關系,受到國家的肯定。
從最初四人創立的的鄉村小廠,到如今擁有員工6萬多人的國際型企業,三一領導人始終將人本精神貫穿于企業發展之中,重視人、尊重人、關心愛護人,創造性提出了“幫助員工成功”的理念,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不再僅僅局限于雇傭關系,而多了一份“家”的溫暖。
重視人 員工的心是企業的根
“留住人才,留住希望。”回首2008年那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在裁員減薪潮一片高漲的情況下,三一“不裁員、不降薪”的承諾言猶在耳。面對艱難的時局,三一董事會堅定表示,與員工共同扶持度過危機。
“比起裁員,我們更看重人力資本對未來發展的作用。”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如此說道。與此同時,三一設立“千億紀念獎”,激勵員工和企業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員工的心,是企業的根。面對大環境的考驗,我們看到企業對人才的重視與珍視。而這一責任之舉,也打消了員工心頭的顧慮,企業凝聚力戰斗力增強。最終三一率先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并抓住機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這與三一人的勤奮努力密不可分。
三一的領導人總是在不同場合強調人才的重要性,并將之升華為 “讓員工過上富足而有尊嚴的生活”。在外界眼里,三一是一個造富工廠,每年產生大量百萬、千萬甚至億萬級富翁。普通員工年均工資達到5.1萬元,是湖南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7倍。股權激勵制度、研發人員“積分”換房換現金制度以及殷實的福利待遇令人向往。
然而,真正讓三一人自豪的不僅僅是“錢多”,更重要的是“機會多”。三一視人才為第一資源,從培訓、選拔、晉升等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與員工發展需求相匹配的措施。
2010年三一的培訓投入達6000萬元、人均培訓87課時;每年選派大批管理技術骨干、優秀一線員工到北大、清華等名校深造,目前已有534名員工拿到學位,多半獲得提拔重用;為培養年輕員工、后備干部,建立導師制,啟動S1000人才培養工程。
三一任人唯能,打破論資排輩,無論是生產一線員工還是研發管理人員,都能在這里找到發展的空間。目前,集團管理人員平均年齡34歲,最年輕的部門經理24歲。2010年提拔的900人中,56%為80后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三一與員工共贏發展
尊重人 讓員工做三一主人
2011年5月,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一封給普通員工的致歉信,在《三一集團》報上公開發表。這封信,讓員工看到一個企業領導人胸懷的同時,更讓員工感受到了尊重。
三一的領導者相信,要讓員工有 “主人翁”意識,把三一當成自己的“家”,就必須樂于傾聽、善于吸納員工意見。為此,三一打破部門層級邊界,建立溝通信箱,召開座談會議,讓每名員工都能暢所欲言,參與到經營管理中來。
董事長信箱于2010年應運而生。大到公司經營發展的建議,小到食堂排隊等候過長的投訴,梁穩根事無巨細親筆回復。在他的推動下,好的建議被采納員工獲得獎勵,衣食住行上的不足得到改進。
據統計,2010年,公司共接收員工意見和合理化建議2.2萬件,改進節約成本費用近2億。
與此同時,為了給員工更多的關愛,三一在車間廠房內建造室內綠化帶,設置員工學習園地、咖啡室,改善工作環境;為了讓工作之余的員工有更健康豐富的生活,耗資近3000萬建成高檔員工俱樂部,健身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三一人的“淘寶網”讓員工津津樂道,在這里,可以輕松買到便宜又稱心的商品。
“再一次體會了作為一名三一人特有的幸福感。”員工內部論壇上的留言引來大家的共鳴。
企業與員工共建共享,互利共贏,這種和諧的勞動關系,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五年來,三一集團的銷售保持了5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2010年銷售過500億。今年7月,三一重工更是以215.84億美元的市值,榮登FT全球500強。(柏 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