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佩克的減產行動并未達到“震驚市場”進而拉升油價的良苦用心。相反,頗受爭議和懷疑的減產行為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侵蝕”歐佩克對油價走勢的話語權。歐佩克的市場信譽,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減產行動中被逐漸消耗掉
歐佩克減產:在質疑與反對聲中蹣跚向前
近期,歐佩克的減產行動并未達到“震驚市場”進而拉升油價的良苦用心。距上個月歐佩克作出減產決定至今已近30天,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并未積極響應,一直在每桶57美元至61美元之間波動。這與今年7月曾創下歷史最高價位的每桶78美元已相去甚遠。
“相反,頗受爭議和懷疑的減產行為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侵蝕’歐佩克對油價走勢的話語權。”一位觀察家指出,“歐佩克的市場信譽,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減產行動中被逐漸消耗掉。”
從本次減產過程來看,歐佩克原計劃每日只減產100萬桶,但在正式討論中,歐佩克又“習慣性”地做出令人意外的決定,將原油日產量降低120萬桶,而且是從已經低于日產量配額50萬桶的實際日產量去削減。這相當于把日產量配額定在2630萬桶,下調了170萬桶之多。
雖然這次減產是歐佩克自2004年以來第一次降低日產量,但市場各方仍質疑歐佩克是否能夠降低其原油日產量120萬桶的計劃。在歐佩克宣布減產后,國際能源署主席芒迪立即指出,目前油價仍然非常“昂貴”,并警告減產將帶來不利影響,“從歐佩克觀點來看,他們應該謹慎,這樣的價格損害經濟,至少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
與此同時,法國財長布萊頓表示了對歐佩克減產計劃的不滿。他說,當前油價仍然過高,需要在供需之間建立緩沖,以防止再度出現油價投機的不利局面。美國總統布什也警告歐佩克,如果執行減產計劃以支持油價,那么高昂的油價可能會破壞經濟,并降低市場對歐佩克的石油需求。
但這似乎沒有動搖歐佩克組織的減產決心。在油價未達到預期價位后,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宣布降低對客戶的原油供應量,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也表示自愿減產。伊朗石油部長哈馬內也放出話來,鑒于生產成本,油價低于每桶60美元的任何情況都是不可接受的。
減產計劃也存在不和諧之音。歐佩克原油產量較低的成員國印度尼西亞表示,由于印度尼西亞已成為原油凈進口國,因此不會削減原油產量。歐佩克另一個成員國科威特則表示,僅僅從現貨市場減產。由于亞洲現貨市場疲軟,10月份甚至有大量中東原油現貨沒有出手,因此科威特從現貨市場降低供應量也就毫無意義。
“歐佩克的作為存在很大疑點。他們不會一致行動,如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應該不會履行減產承諾。”前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主管,現任總部設在倫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董事LuisGiusti如是說。
“部分成員國減產的配額和實際生產量之間也明顯存在某種矛盾。”一位專家分析。9月份,伊朗實際日產量388萬桶,然而伊朗聲稱在11月份履行減產協議時則說伊朗的原油實際日產量為420萬桶。也就是說,即使伊朗按照協議比例減產17.6萬桶,它的11月份原油日產量較9月份不降反升。
“盡管歐佩克公布了每個成員國減產的目標產量,但并沒有特別說明各成員國用于減產起點的產量水平。這給每個成員國減產的數量帶來不確定性,缺乏參考標準。”美國能源信息署在其報告中稱。
再次減產之爭:折射歐佩克內部挺價分歧
鑒于歐佩克的一貫表現,市場參與者對減產幾乎無動于衷。眼看減產并未起到應有的效果,歐佩克官員又繼續發表挺價言論,力推保價“游戲”繼續進行。
歐佩克輪值主席、尼日利亞石油部長道克拉日前說,由于市場仍然疲軟,12月份降低配額可能是必要的。他還認為現在的油價有些低,11月份的減產效果會很快傳遞到國際油市。與道克拉遙相呼應的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近日也說,“如果有必要,我們將在下次會議上減產,要記住歐佩克力圖達到的目標是給市場帶來平衡。”
但觀望或反對再次減產的聲音不斷。科威特石油部長認為,歐佩克降低供應量已成功平衡了市場,在12月份的會議上不需要再次減產。有分析指出,科威特部長的言論傳遞出歐佩克成員國內部出現了某種變化,或者說是一些分歧,這將可能抑制油價繼續上漲。
即將于明年初上任的歐佩克主席、阿聯酋石油部長日前表示,歐佩克尚未決定在12月14日舉行的會議上減產,因為這樣的考慮為時過早。他說,“我們不能控制油價,供應和需求的基本面決定市場。”
歐佩克的一舉一動受到市場各方緊密關注。針對一些歐佩克成員國不斷散發將在12月份的會議上再次減產的言論,國際能源署主席芒迪說,歐佩克現在不應該放風說要降低產量配額,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冬季需求還不能確定的情況下,“他們減產的時機不適當。此刻任何進一步減產的企圖都將推漲油價。”
分析人士指出,世界能源格局的轉變以及部分國家在能源消費領域的崛起,使歐佩克穩定全球油價和化解能源危機的能力日益受到信任挑戰。當前,作為世界石油出口大戶的歐佩克,也許應更多地思考其國際能源市場“領導者”的分量和責任。
是下跌還是攀升:油價走勢霧里看花
11月10日,國際能源署在其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透露,由于美國石油需求明顯高于去年同期,預計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量將較去年同期增長2.6%。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第四季度對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需求將升至近四年來的最高點。
對于后市油價,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冬季取暖季節來臨將使石油市場需求增加,加之歐佩克減產,在未來幾個月WTI原油價格月度平均價將每個月上漲2美元,估計2006年WTI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66美元。
萊曼兄弟公司首席能源經濟師莫爾斯分析,隨著冬季來臨,煉油廠對原油需求將增長,原油庫存快速下降導致的油價上漲將體現在市場。同時若歐佩克嚴格履行減產協議,今年年底油價仍會上漲到每桶60美元。
然而也應該看到,市場對歐佩克減產數量的不確定、國際組織下修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以及溫和的初冬氣候將可能抑制石油價格上漲趨勢。
從目前形勢看,全球油品需求在上升,原油需求也在增加,而歐佩克在減產。多數分析師認為,從基本面來講,全球石油需求將會在12月份把市場重新帶回60多美元的中限范圍,預計短期內影響油價最主要的因素并非歐佩克政策,也不是地緣政治亂局,其關鍵因素還應該是對美國今冬氣候預期。因為,氣候瞬息萬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