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半年的調控,商品房銷量受到抑制,開發商參建保障房意愿下滑。
而政府的土地收入也大幅縮水。例如今年上半年,廣州全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63.12億元,同比減收33.75億元,下降了17.14%,整體的住房建設規模和進度均處于低位。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上月向媒體表示,以房地產信托、房地產基金、房地產企業發債以及REITs(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為主要業態的新型金融融資渠道將建成主流。不過從金融現狀來看,5月銀監會提出的中期票據發放仍處于審批中,7月發改委提出的“地方政府可發行公司債支持保障房建設”,目前也進展緩慢。例如保障房建設資金需求量達500多億的江蘇省,計劃發行公司債規模在20億左右,但當前仍處于審批過程中,暫未獲得通過。
7月商品房開工增速下滑至-9%
保障房開工速度上升的背后,可能暗藏著商品房開工增速放緩的風險。莫尼塔認為,商品房投資快速下滑,保障房投資有限拉動。如果去年和今年保障房開工水平剔除的話,5月商品房新開工累計同比增速已經轉負,7月商品房新開工增速已下滑至-9%。四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下探至21%左右。
莫尼塔分析師王沛表示。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在26%左右,而去年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為33%。
“籌資壓力仍然集中在地方政府。商品房目前低速發展的情況已經接近08年下半年。但我認為目前房地產的低谷還沒有到來,商品房開發增幅的最低值有可能是在明年上半年。另外還要考慮市場反應一到兩個季度的滯后因素。”楊紅旭對南都筆者說。
市場分析師黎文江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一線城市的商品房開工會有所減少,在限購壓力下是比較正常的。二三線城市的商品房開工還將進一步擴大。“中國有668個城市,限購的目前有41個,再擴大可能也就多20來個。總體來說,限購城市仍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開發商還可以去其他城市投資。另外政府也可以根據經濟狀況調整限購的具體方式。”
保障房的開工對于投資增速的帶動作用目前看來并不明顯。由于房地產市場受到嚴厲的調控,土地出讓收入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已減少33億。接受南都筆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認為,這說明調控和地產開發兩者相互影響。受限購和限價影響,資金鏈緊張的開發商自然沒有充足的閑置資金去投資開發利潤微薄的保障房。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商品房投資增速下滑,應該不會影響房價整體穩固的局面,“從國家和地方政府層面來看,他們對房地產市場態度的底線就是調穩而非打壓,這一點發展商已十分清楚。這場博弈的結果就是在當前巨大的剛需下,房地產市場還將穩定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