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3 年我國產品出口退稅率調整后,本月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對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進行了調整。一是對主要非金屬類礦產品、煤炭、天燃氣、有色金屬及廢料等金屬陶瓷,25 種農藥及中間體、軟木制品、部分木材初級制品等取消出口退稅政策;二是將142 個稅號的鋼材出口退稅率由11%降至8%,將水泥、玻璃出口退稅率分別由13%降至8%和11%,將紡織品、個別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三是將有重大技術裝備、部分IT 產品和生物醫藥產品以及部分國家產業政策鼓勵出口的高科技產品等,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到17%;部分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稅率由5%或11%提高到13%。
出口產品從原材料向加工產品升級
本次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具有明顯的傾向性,調低出口退稅的產品主要是原材料和資源類產品,而調高退稅率的主要是機械裝備類和農產品加工貿易。我國出口貿易將通過出口退稅率的調整促進出口產品的升級換代。
調高高附加值的設備出口退稅率有利于我國機械產品的出口增長。此次調整將重大技術裝備的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到17%,而對非機械驅動車及零部件出口退稅率由17%降到13%。此前船舶、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組合機床、起重及工程用機械、機械提升用裝備、建筑、采礦用機械、醫療儀器及器械、鐵路機車、航空航天器、金屬冶煉設備等機械產品保留17%的稅收返還,本次沒有進行調整。我國機械行業經過改革開放后的市場化改革,“九五”期間和“十五”期間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機床、工程機械等主要企業出口形勢良好。本次出口退稅對這些行業繼續保持鼓勵,將有利于相關企業的出口增長。
因本次稅率調整而受益的企業
涉及重大裝備出口的企業主要是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類企業。目前,幾家數控機床企業中,沈陽機床享受17%的退稅政策,而交大科技和秦川發展則是征17%,返13%。本次調整后,將對這兩家公司的出口有利。
出口結構調整對港口設備的影響
港口設備出口在2003 年調整時,集裝箱退稅率由17%調整到13%,港口起重機沒有調整。本次退稅率調整并未涉及到港口機械本身的變動。對港口裝備的影響主要是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動??傮w上看,由于原材料、礦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降低,可能使得散貨出口增幅降低甚至下降。但部分輕工產品出口企業調低2%,非機械驅動車出口調整4%,對集裝箱形成一定的影響。而對農產品和IT、成套設備等調高出口退稅率有利于特種集裝箱、冷藏集裝箱的增長。對中集和振華的影響基本上是有利有弊,總體影響不大。
機械產品出口繼續強勁增長
我國機械產品特別是附加值較高的機械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2005 年我國機械行業出口增幅首次高于進口。全年機械行業進口總額1184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出口總額1044 億美元,增長34.1%;逆差比2004 年下降近50%。汽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機床等大型機械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我們認為機械產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我國機械行業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是替代附加值較低的原材料、礦產品及輕工產品出口增長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國現階段產品結構升級換代的重要行業,“十一五”期間我國機械行業出口將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隨著出口產品結構調整,我國港口的業務量也將由原來的華南向華東、華北轉移,對區域經濟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