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9月,吉林省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同比增長27.8%,占全省工業比重為38.7%;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26.9%,占全省機械行業比重為90%;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57.7%,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6%。金屬制品業增長1倍多,電氣器材業增長5.5%。
汽車制造業是吉林省工業經濟支柱產業。今年在全國汽車回暖的大環境中,吉林省車行業運行呈現較快增長勢頭,行業效益實現恢復性增長。1-9月份,吉林省汽車產量478780輛,同比增長21.9%;其中載貨車下降1.7%,客車持平,轎車增長40%。銷量455652輛,增長27.3%;其中載貨車增長3.4%,客車下降4%,轎車增長49.4%。產、銷呈現四個特征:一是小排量車銷量占的比例大;二是自主品牌發展較快;三是日、韓系車需求仍然旺盛;四是豪華轎車選擇國產。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也實現了高速增長。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產值、增加值、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8.6%、14.5%、55.1%;銷售收入增長30.5%;利潤增長139.5%。1-9月份零部件出口交貨值已超過了2005年全年的出口。主要原因:一是跨國公司加大了在中國采購力度,近三年美國進口中國汽車零部件翻一番。二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技術日趨成熟,價格優勢明顯,采購成本比國外低20%到40%。三是今年國家批準設立了包括長春市在內的9大出口基地和160戶出口基地企業,并且將在十個方面加大政策措施支持汽車產品出口,使汽車零部件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四是產品出口市場逐漸擴大,尤其自主品牌快速發展,到國際市場找一席之地。但由于匯率變動,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利潤大幅萎縮。
二、當前吉林省機械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普遍反映流動資金緊張,影響企業生產運行。今年形勢大多都比去年好,但流動資金不足使企業不能放開手腳大干快上,有的企業不敢接合同甚至還有退合同的情況出現。
2、汽車零部件企業則受到上游產品和下游產品雙重擠壓。一方面生產要素和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或繼續攀升,另一方面受主機廠產品降價和拖延貨款的影響。大多數企業都存在被拖延貨款的情況,少則3、4個月,多則9、10個月,甚至更多。長期以來,主機廠和配套廠在交易過程中處于不平等地位,這種情況既損害了零部件企業的利益,也損害了主機廠的利益,甚至影響到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
3、市場波動對吉林省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進入6月份汽車價格集體跳水,售車優惠條件連連不斷,價格之爭愈演愈烈。油價上調車市處變不驚,小排量車信心十足。另一方面,鋼材價格上漲,主要品種價格每噸上調200元—300元,其中熱鍍鋅板漲幅最高,達到12.9%,影響汽車產業的整體效益。
三、對全年經濟運行趨勢的預計
吉林省機械行業中汽車占有絕對的比重。當前,載貨車逐步向重型化方向發展,重型載貨車朝著更大噸位、更大功率方向發展,以重型牽引車為標志的15噸級以上的重型車產品將受到用戶越來越多青睞。經濟型轎車總體走勢繼續較好,但從趨勢看,近年來雖然經濟型轎車始終是輿論熱點,但實際的市場份額未能有效提升。從供給角度看,經濟型轎車產品豐富程度無法與中檔以上產品媲美;從銷售情況看,8萬元以上的走勢較強,低端產品走勢漸弱;從首車購買和換車角度看,檔次逐漸在提升,中高檔產品需求增長較快。預計2006年吉林省汽車行業總產值、增加值、利潤總額可以保持繼續增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